X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烟台蓬莱供电精益管理打造降损增效新高地

来源: 时间:2021-07-15 08:45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孙凌云 报道 国网山东烟台市蓬莱区供电公司以“降损增效”为主线,以深化同期线损系统应用为抓手,以责任落实和考核考评为保障,构建同期线损管理“追根探底”机制,精准施策、靶向攻坚,突出抓好短板治理和源端数据质量提升,实现公司线损管理水平的新突破。

  强化数据资源分析、提升源端数据质量。坚持专业化管理,深化站、线、变、户清理,规范电子化移交,确保档案“前清后不乱”。比对分区、分压关口信息,确保关口信息数据一致。全面梳理境内变电站35千伏电压等级线路上的客户信息,将用电计量点进行分组整理,逐一标记、核查已申请暂停业务的客户近期用电情况,确保异常用电排查整改“无遗漏”。核查“站-线-变-户-表”源端拓扑关系,做到“数据、档案、实际”三方一致。逐个台区梳理、逐条线路核查,详细记录每条线路上公变和专变信息,完成线路单线图核对并修改完善,及时消除发现的问题,实现专变、台区及用户设备拓扑关系档案与现场实际“零偏差”。

  固化问题查找流程、提升数据治理效率。运用“5W1H”模式开展异常数据治理,采用“解剖麻雀”的方式,点对点“带着问题找措施”精准管理,选取典型线路、台区反复论证。建立专家团队,以“后台数据核查+现场用电稽查”为手段,从采集异常、模型配置不当、营配不贯通等方面,对典型线路、台区进行重点诊治。总结典型线路、台区治理的经验,按照采集、统计、计量、窃电、技术、其他等“六类因素”进行异常分类汇总,形成《典型异常原因速查手册》,实现异常数据治理的靶向定位。建立“查、对、量、分、比”五步法查找线路、台区高损原因,直击根源,即:查线变关系、查光伏户配置、查双电源配置-对倍率档案、对电量采集;量取表计误差电量-分时段查看电能市值-比对分析互感器和电表等计量系统准确度。通过问题查找“五步法”,累计发现模型配置异常等问题75项,消除线路异常42条次,台区异常190条次。

  规范专业管理界面,提升协同联动水平。规范线损管理专业流程,打通专业壁垒,建立信息分享群和核查数据库,形成业务协同与数据协同的闭环追踪反馈管理模式,在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数据及时同步的基础上,依据数据协同结果建立协同处理标准流程,提高线损精益化管理中多专业深层次协同能力。建立营销业扩、变更用电流程协同管控机制,组织营销部、运检部、各供电所共同梳理新装、增容、暂停恢复等业务对线损的影响。建立线损异常日处置机制,充分利用“同期线损管理”工作微信群和企信群,督导工作“早安排、晚小结”、确保问题“不过夜”。

  考核联责追根探底,提升落实改进效果。构建科学严谨的线损指标考核体系,公司领导、部门主任、各专业线损专责、台区经理垂直层层签订责任状,从日线损、月线损、理论线损、达标率、提升率“三维度、两率”多维度评价,横到边、竖到底。建立“日监测、周督办、月考核”管理机制,每日编制线损通报并报送领导阅办,每周工作例会通报督导上周指标完成情况,每月召开月度线损分析会,对高损线路、台区逐一分析并确定整改方案,追踪落实整改进度。全面推行“设备主人制”管理模式,将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专变计量装置、公变计量装置进行责任划分,将运维责任、设备在线率、自动抄表率、采集完整率、电子化结算率等工作落实到人,护航辖区计量装置安全上岗、精准计量,从源头上减少电量损失。

  探索新型技术应用,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线损管理。由公司员工自主研发的《反窃电系统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科技成果,通过对比采集电流判断发生窃电,提高了反窃电报警的准确精度,又能识别出窃电发生位置,可有效解决地埋式、穿墙式窃电,从而为尽早地识别出窃电发生事故并尽早处理该提供帮助。借助反窃电系统的应用,公司查处窃电及违约用电34户,追缴电费及违约使用电费104.5万元,切实助力创收增效。

  2021年,蓬莱公司连续6个月入选百强县公司,其中5月份全国第1名入选全国百强县。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管理线损工作,建立一套管理上全面、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指标上可靠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线损精益管理体系,开展线上数据群参众治工作,加大配网设备运行监测力度和新技术应用,突破降损瓶颈、扩展降损空间、提高降损效益,促进企业在节能增效上的新突破。

责任编辑:高慧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