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11-30 16:08
张瑞芳 吴倩鸣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段时间来,网络上兴起一股青年颓废丧气之风,“脱发秃头年轻人”“佛系青年”等弥漫网络,本该活力四射青春洋溢的花样年华,变成了不愿奋斗的“丧系青年”,但这真的是青春的样子吗?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描绘出你认为的青春的模样。
——出现在我脑海中的第一幕,是1919年5月4日的北京街头,来自10多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自发地团结在一起,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大游行的场景。黑发长衫的少年们,走上街头强烈要求“拒签巴黎和约,惩办卖国贼”,这是他们在时代的巨变中的奋力嘶吼!此后,信念的力量在中华青年的脑海中不断积蓄,青春的呐喊震撼了整个华夏大地……李大钊在《青春》一诗中高呼“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出“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的呐喊,革命青年陈延年在被反动派屠害前,高声回答:“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绝不跪下!”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青春的模样,那是信仰坚定、不惧风浪、初心如磐的坚守。
新时代的青年们也把人生奋斗汇入新时代的洪流,将火热的青春献给伟大的祖国和人民——如在“6•15”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中英勇牺牲18岁青年陈祥榕,生前留下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战斗口号;冲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的23岁护士朱海秀,瞒着家人逆行武汉,她说“不想哭,护目镜会花”;还有1992年出生的列车员赵阳,在K396次旅客列车受暴雨影响中途停留10小时的时候哽咽地安抚着旅客,“就是因为穿了这身衣服,我得对得起大家。”
在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海超高压供电分公司也有这样一个人,他中等身材、皮肤黝黑,但眼睛永远炯炯有神、温暖而赤忱。他就是“内蒙古好人”、乌海市道德模范——王大军。记得那是2021年7月的一个深夜,身为乌海超高压供电公司输电管理处带电作业班班长的王大军在结束工作返程途中,突然发现路边有一辆小轿车发生严重侧翻,车内还有受伤的老人和孩子,情况万分危急。他迅速组织班组人员分工施救,打开车门、救出伤员、拖拽车辆,过程一气呵成,最终成功解救受困的一家4口。直到一个月后,被救援的群众送来“树电力形象暖真情人间”感谢锦旗,带电作业班英勇救人的事迹才被身边的人知晓。这并不是王大军第一次见义勇为,早在2010年,还是现役军人他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偶遇歹徒抢劫,他挺身而出将歹徒制服,为人民群众挽回财产损失。
说起两次见义勇为,王大军总说:“我所做的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军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中国青年!”在他,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青春是热忱奉献、挺膺担当、强国有我的有力诠释。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今年7月21日在江苏镇江,三名初二的学生在空地讲解中国历史的视频让我泪眼蒙眬,他们是那样神采奕奕、字字有力,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生代中国青少年的意气风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纪,当代中国青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起跑、冲刺,向着目标奔跑,尽是青春的模样!
现在,如果你问我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会告诉你是成长与担当,披荆斩棘、永不言弃;是无私奉献、牢记使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自己的汗水!答案或许不止一种,但奋斗,一定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让我们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最美的青春画卷!
责任编辑:江蓬新
校对: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