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度电记录侗家人的小幸福
来源: 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 2024-02-19 14:43
韦露 陆冬琦 马华斌 陈伯鑫 陆雯 杨波 马聪
现代生活离不开电。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据显示,2023年,广西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89.13亿千瓦时,与10年前211.56亿千瓦时相比,增长了2.31倍。位于桂、湘、黔交界处的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电能沿着跨越山海的电网奔涌而来,点亮千家万户,人们的幸福感随之增长。
2月3日9时,以“侗寨百家宴 欢乐中国年”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暨“春到万家”群众文化主会场活动,在三江林溪镇程阳八寨景区精彩上演。“村晚”给侗家儿女带来的不只是展示文化的舞台,还有八方来客。
电量是最直接的度量衡。根据南方电网广西电网用电大数据实时记录,“村晚”举办的这一周(1月27日~2月3日),三江用电量达到1042.7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9.72%。
扩容
爱仙农家宴餐馆的老板娘吴爱仙,是“村晚”体验节目“百家宴”的组织人,各式各样的侗家特色菜肴都出自她们69人的“百家宴”厨娘团队之手。
“百家宴”是侗族接待贵客的最高礼仪。天未亮,厨娘们开始洗菜、切肉、炖汤、蒸糯米饭等等,在月也歌堂为来自五湖四海的300多位宾客送上“侗族三宝”等特色美食。
今年55岁的吴爱仙,从小参加“百家宴”,熟悉“百家宴”的各种仪式。早年,吴爱仙曾与丈夫外出务工,后来,看到三江文旅发展的潜力,2008年就回到家乡岩寨办起住宿、餐饮一体的农家乐,并成为“百家宴”的发起人。
2019年至今,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在三江投资8.68亿元,开展县域农网改造升级;2022年,又结合程阳八寨核心景区木质结构建筑和环境特点,将架空线路下地。供电稳了、供电质量高了,让村民们敞开用电。
吴爱仙在民宿和餐厅安装了15台空调、3台大冰柜等电器。2023年,她还将餐馆的单相电表更换为大功率的三相电表。
“客人多了,空调和厨房做菜同时开,就带不动了,不换电表不行。”吴爱仙说。
而去年,程阳八寨还有16家民宿和店铺换了三相电表。
今年的“村晚”吸引更多游客关注三江,这段时间,她的餐馆20桌天天满桌,翻台率很高,9间客房天天订满,还有东北游客慕名前来。
吴爱仙笑着说,刚开餐馆、民宿那几年,收入刚够买油盐。如今,侗族文化已走向世界。2023年她办了300多场“百家宴”,厨娘人均收入五万多元。吴爱仙农家宴年度用电量达7642千瓦时,相当于城市普通家庭年用量的3倍多;今年1月,达到了744千瓦时,同比增长34%。
“他们都开玩笑,用电多,生意好。”精打细算的吴爱仙说,服务越好,游客对三江的印象越好;服务要想好,基础设施就得好,这是做生意的“硬道理”。
谈到最近程阳八寨入围国家5A旅游景区公示名单,年过半百的吴爱仙两眼放光:“接下来要好好想想,怎么搞好服务,才能配得上这个5A。”
供电人员上门为爱仙农家宴检查电器用电运行情况。马华斌 摄
自信
“村晚”直播结束后,“多彩民俗”沉浸式展示体验活动热闹继续。当天16时许,吴爱仙才得空去吃午饭,而马鞍寨的陈群丽进入了“接亲”状态。
她除了参与“接亲”等节目,还是马鞍寨“百家宴”的组织人。厨娘们唱着侗族大歌亮相,用扁担挑起自家食筐,给长桌的客人端上侗族特色菜,向全国人民展现侗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参加“村晚”,是陈群丽期待已久的舞台——尽情表达侗族人民奔跑在共同富裕路上的自信。
近年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大力发展文旅等产业,老百姓端稳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陈群丽在程阳八寨景区游客管理中心工作,工作之余当起“百家宴”厨娘,日子越过越好,家里电器焕然一新,还买了车。
忙到夜深。回到家后,她登录“南方电网95598”微信服务号,使用“用电日历”查看每天用电量。
“每度电大概五毛三,一个月要七八十块吧。最近天气冷,取暖的话,应该会用电多一些。”陈群丽说,“生活好了,电器也多了,用电也多了。”
这些不停跳动的电量,正像他们一家奔向幸福的步伐。
而谈到电,她说是改变命运的“曙光”。
陈群丽有三个娃,因贫辍学的担忧一直笼罩在一家人心里。
幸好有一群好心人。2006年开始,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员工黄富荣和陈灵等人发起贫困山区女童助学扶智计划,首批选定了6名在读的贫困中学女生,陈群丽的大女儿杨雅婷就是其中之一。
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关心帮助下,侗族女孩们圆了求学梦想。杨雅婷如愿考上了大学,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
美好生活带来自信人生。如今的陈群丽自信从容:“我可以放心从事热爱的事业了,我们侗族的女人很优秀!”
夜幕下的程阳八寨,风雨桥和鼓楼的暖暖灯光与星光相映,温暖了侗族人的幸福生活。
冬日里的程阳八寨风雨桥。陆雯 摄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