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2-06 16:06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周倜然 见习记者 赵雅晴 通讯员 何鹏 游绍斌
当夜幕降临重庆渝中这座半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变得流光溢彩。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4月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叮嘱,把旅游等服务业打造成区域支柱产业。
1月14日,农历腊月十五晚,记者抵达位于渝中区的洪崖洞时,立即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火锅的香气与如织的游客,勾勒出一幅热闹非凡的市井画卷。
渝中半岛的夜,是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市井与繁华并存,演绎着重庆最地道的夜生活,也展现着这座城市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重庆,是中国夜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重庆全市实现餐饮收入达到1879.80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夜间消费占比很大。
渝中区,以重庆万分之二点八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5.4%的GDP,地均GDP达72.8亿元/平方公里。其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90%。
截取渝中区的用电量,便可窥一二。记者从国网重庆电力获悉,2024年,渝中区用电量28.0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07%。
在渝中区,解放碑商圈是不折不扣的“人气王”。该商圈年均吸引客流超1.6亿人次。2024年,国庆期间,累计客流突破600万人次、连续3天破百万大关。
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充足可靠的电力支撑。在重庆,电力“大隐于市”,沉于地面繁华之下,隐于市井坊陌之间,默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守护着山城市井街巷的人间烟火。
在解放碑商圈地下,就有一条电力“快速路”,守护着地面繁华。
1月15日,记者穿过商圈楼宇地下车库,来到解放碑地下环形电力隧道的入口,跟随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电缆专家工程师叶练的脚步,进入到距离地面平均深度36米的环形电力隧道巡线。
隧道里光线阴暗,潮湿燥热,上坡下坡是“家常便饭”。隧道两旁的电缆架上,一根根碗口粗的电缆如长龙般一眼望不到头。没走多久,记者已经气喘吁吁、满是汗珠。
“隧道建成后呈‘一环七射’布局,总长4.5千米,落差最大达到31米,敷设有20回电缆,打通了2座220千伏变电站的连接通道,为8座110千伏变电站提供了可靠支撑,实现了渝中半岛多座变电站的互联。”叶练介绍说。
在解放碑商圈,在地面上建设架空线路已无空间,只能建设地下电力隧道。自2013年起,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抓住渝中区政府建设解放碑地下环形车道的契机,启动解放碑地下环形电力隧道建设,采取政企联建方式,破解了城市核心区电网建设难题。
周航是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电气运维的主管。他说:“隧道与沿线重要商业大楼直接贯通,解放碑商圈的电力输送难题迎刃而解,保障了商户、居民可靠用电。”
从解放碑商圈到渝中区,只是重庆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缩影。据重庆市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年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366.65亿元,比上年增长6.8%,占全市GDP比重为57.1%,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9%,拉动全市GDP增长3.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的动能和活力也在用电量数据中得以充分体现——2024年,全市用电量1612.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8%。其中,第三产业用电量399.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6%。
洪崖洞的吊脚楼层层叠叠,灯火通明,仿佛宫崎骏笔下的童话世界;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人声鼎沸,各色小吃琳琅满目,酸辣粉、小面、串串香,空气中弥漫着诱人香气;朝天门码头,两江游轮缓缓驶过,两岸灯火倒映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如梦似幻……新重庆的韵,我们怎么也走不完、品不尽。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