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1-27 10:16
年味儿,鲜味儿!
——年夜饭“烹”出向海经济新味道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莫非 见习记者 王可
小年一过,天天是年。
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记者来到山东省日照市的石臼海鲜市场。“这鱼都是刚到的,新鲜着呢!”“给我多来点儿,儿子一家要回来过年!”售卖海鲜的摊主们忙得不可开交,置办年货的人们摩肩接踵,手里的大包小裹,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蒸腾着热闹的人间烟火。
在位于黄海之滨的日照,海鲜是大海的珍贵馈赠,也是每一个日照人味蕾上的家乡印记。家家户户的年夜饭,自然少不了海鲜的鲜味加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质海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日照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持续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擦亮了“海上粮仓”的金字招牌。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日照市阳光海岸绿道,同正在海边休闲锻炼的市民游客亲切交流。总书记强调,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我们要靠实干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以海洋渔业养殖为代表,日照牢记嘱托奋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用电量看,2024年,日照市全社会用电量33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第一产业用电量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其中,海洋渔业养殖用电占比47.51%,近乎半壁江山。
位于东港区的农业重镇涛雒,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在日照市第一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这里,从渔民到企业都在积极创新,用科技赋能渔业,从“靠经验”到“看数据”,将海水养殖玩出了新花样。
走进日照农发集团禹海红旗现代渔业园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向海经济”的标语十分醒目。在养殖车间,记者看到,品种各异的鱼儿正在一排排现代化鱼池里畅快嬉游。
该公司总经理赵奎峰告诉记者,石斑鱼是南方鱼种,对环境条件的变化非常敏感。与传统的开放式流水养殖模式不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消除了“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能够精准控制池水的温度、溶氧等各项指标,使石斑鱼在这种理想的环境中迅速生长,成功实现了“南鱼北育、南鱼北养”。目前,园区已经引育了10多个珍贵鱼种。
“快过年了,今天一上午就卖了4000多斤,利润相当可观。”刚看完账本的赵奎峰,眼角眉梢满是笑意。
“科技养鱼,对用电的要求很高。水源循环利用、水温控制、饵料喂养等智控管理系统,哪样都离不开稳定电力的支持,”赵奎峰由衷感叹:“干了二十多年的养殖,电力越来越可靠,这两年,我们没有遇上过一次停电!”
在园区,记者遇到了国网日照供电公司涛雒供电所配电营业班长郭江伟和他的同事,他们正在对配电线路和设备进行隐患排查。“春节期间,养殖场的出货量很大,我们得加强巡检,保障供电万无一失。”
目前在日照,像红旗现代渔业一样的沿海养殖户,大大小小共有3436户。国网日照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延凯告诉记者,2024年,沿海养殖年用电量4.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27%。
“国网日照供电公司积极服务海洋渔业养殖发展,推行‘电满格·靓齐鲁’服务举措,全力为海洋渔业养殖户提供最优质的供电服务。”延凯说,日照供电公司通过供电线路新建、负荷调整等方式完成了养殖区13条重过载线路治理,全面排查整改养殖户用电安全隐患,实现养殖户用电质量明显提升。“2025年,预计海洋渔业养殖用电量将达4.47亿千瓦时。”
蓬勃发展的渔业养殖为第一产业注入强劲动力,更为日照发展向海经济积蓄了巨大活力。
如今的日照,把总书记的深切关怀转化为奋进力量,把殷殷嘱托转化为自觉行动,用蓝天、碧海、金沙滩,勾勒出了一幅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擘画出了一幅向海图强的高质量发展蓝图。
“海上日出,曙光先照”,这个把阳光写进名字的城市,正以昂扬之姿,走进更加日光普照的未来。
责任编辑: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