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能源开新局

能源开新局·司局长访谈录丨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青海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许海铭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5-05-06 15:09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作出青海能源贡献

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青海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许海铭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海能源事业发展,3次视察青海,对青海能源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等重大要求,为青海能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不断优化布局结构,努力把资源能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聚焦目标 狠抓落实

  2024年青海能源工作成效显著

  2024年,我们积极融入国家重大能源战略布局,坚定不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健全能源规划体系、强化政策供给支撑、狠抓能源重点项目,加快基地批复、提升服务水平,全力以赴抓落实,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取得新成效。

  系统谋划,规划体系更加健全。制定《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行动方案》,出台《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工作方案》,部署清洁能源开发等六大行动。推动纳入全国首批风光资源普查6个试点省份之一,厘清“4”状,明确“3”量,绘制“2”图,形成“1”案,实现新能源各类要素矢量化、信息化、可视化管理。研究编制“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思路,搭建“1+7+8”规划体系,初步构筑以高地行动方案为引领,五年规划为支撑,专项规划为保障的规划体系。

  强化供给,政策导向更加鲜明。以省部共建为平台,与国家相关部委多次会商,协同推动算电协同实施方案批复等重大事项。参与《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制定,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完善清洁能源发展法治底座。探索支持新型储能发展的相关措施,推动储能发展进入快车道。印发《能源电力领域支持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推动绿电优势转化为绿算优势。出台《青海省风能太阳能资源观测网络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构建开发区域和观测要素全覆盖的风光资源观测网络。制定《青海省小水电强化管理办法》,推动水电安全绿色发展。引导构建以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青海省资源禀赋相统筹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政策体系。

  服务大局,基地建设更具前景。黄河上游水电基地作为全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累计建成大中型水电站14座,装机总量1498.6万千瓦。玛尔挡、羊曲2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全容量投产。柴达木沙漠基地形成要素集聚、边界清晰的“4+2”分基地规划布局方案,格尔木东分基地获批实施,成为全国配套电源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的“沙戈荒”外送基地。海南戈壁基地已完成电源方案优化,风光项目已完成场址地形图测绘、初步地勘及可研初稿。国家三批大基地项目共2333万千瓦,第一批已建成1080万千瓦,第二批700万千瓦全面开工建设,第三批553万千瓦正加速推进。推动形成以落实国家重大能源战略任务为牵引,一个水电基地、两大“沙戈荒”基地、三批国家大基地项目为主体的“1+2+3”清洁能源发展格局。

  项目支撑,发展基础更加扎实。实施200万千瓦高原风电项目,缓解夜间缺电问题。积极推动绿色电力和算力协同发展,支持建设柴达木绿色微电网算力中心示范项目。优选实施纯光热项目105万千瓦,突破光热规模化、独立化发展瓶颈。在建新型储能400万千瓦,开工全球最大的液态压缩空气储能,建成全球最大的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3个项目纳入全国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名单,2项关键装备入选国家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重点打造以煤电兜底为基础、以结构调整为导向,各类灵活性资源调峰优势互补的项目布局。

  提速建设,网架结构更加坚强。全省累计建成750千伏变电站16座,330千伏变电站77座,形成750千伏东部“日”字形、西部“8”字形骨干网架结构。加快推进海西柴达木沙漠基地送电广西工程,海南清洁能源基地外送工程落点确定,青豫直流完成年度既定送电目标。建成海西州苏里乡大电网延伸工程,开工玉树州吉尼赛等4个乡大电网延伸工程和治多县索加乡等5个乡微电网供电工程。

  守牢底线,能源供应更加安全。生产煤矿15处、总产能965万吨/年;油田25个,探明地质储量8.2亿吨;气田10个,探明地质储量4407亿方;7座政府储气库以及与青海油田合建的马北储气库全部建成,形成政府储气能力5200万方。

  携手共进,发展活力更加澎湃。探索实践央地合作新模式,与国家电网、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签订合作协议,互访交流十余次,围绕建设“沙戈荒”大基地、特高压输电通道、大型水电站、微电网等达成共识。推动6大能源央企共建微电网供电工程。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卡梅拉来青考察并与青海省政府签署《关于加强可再生能源环境影响与效益议题研究合作的联合声明》。

  抢抓机遇 服务大局

  聚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2025年,青海能源系统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在青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努力在推进青海能源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上取得更大进展。

  坚持系统思维,健全能源发展规划。推动我省2个大型水电站、3个“沙戈荒”大基地等项目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加快构建“1+7+8”能源规划体系,建成全省风能太阳能资源观测网络。

  紧盯关键环节,强化能源政策保障。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宣贯工作,以法治思维凝聚行业共识,护航高质量发展。制定《青海省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实施意见》,建设更加完善的充电设施网络。印发《青海省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我省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秩序,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

  锚定“双碳”目标,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聚焦黄河上游水电基地、“沙戈荒”基地、市场化新能源等重点项目,加快推动柴达木沙漠电源基地(格尔木东)建设,完成海南戈壁电源基地实施方案(优化)评审工作,尽快取得电源实施方案批复。

  聚焦安全稳定,提升灵活调节能力。推动哇让、同德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开工,3座在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德令哈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前期有序开展。加快存量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年底储能规模超500万千瓦,全省光热装机达到51万千瓦。

  强化统筹推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至中南部地区绿色送电走廊,优化青豫直流运行,开工建设青桂直流、青粤直流,谋划柴达木沙漠基地外送通道,力争“十五五”期间纳规3条,开工1~2条。省内按照“延两横、展两翼”构建主网网架,加快玉树、果洛二回线路工程,提升青南地区电力供应能力。

  发挥绿电优势,促进算电融合发展。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制定《支持算力企业参与新能源项目建设实施细则》,加快推进中国柴达木微电网示范工程、青海绿电智算产业园、青海三江源国家绿色智算算力调度平台建设,推动算力用能“零碳化”,促进绿色算电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