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江苏公司:牢记嘱托 不断“苏”写安全新篇章

来源: 时间: 2025-07-03 11:08

  安全生产,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江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从“两个率先”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再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总书记一直对江苏寄予厚望。

  在全国第24个、江苏省第32个“安全生产月”,作为区域最大发电企业,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公司积极践行能源电力央企使命,坚持“安全是最大的政治,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是职工最大的福利”,从零开始、向零奋斗,将安全发展理念融入每一项决策、每一处现场、每一个环节,有效筑牢安全屏障。

  一是始终坚持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方向保落实。公司党委始终牢记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深化落实“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重要要求,坚持“三个第一”“两个必学”,每季度听取安全生产专题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深化“三现”管理,党委成员半年累计下现场151次,督办问题隐患24项。借鉴煤矿驻矿监察模式,8家发电单位全部派驻监察人员。借鉴党委巡视巡察模式,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监察”,全面检视基层单位落实党中央和集团党组决策部署、法律法规、专项整治等方面情况,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二是始终坚持“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容不得麻痹大意”。把培养人的安全行为作为固本举措,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常态化开展以案普法、以案示警,编制《以案说法--安全生产处罚典型案例》《火电、新能源人身伤亡事故典型案例》,作为基层班组每周安全活动必学内容。持续开展安全文化宣示,建设安全文化园、文化廊和文化墙,现场布置1600余块宣传展板和63处风险语音提示,用图像、声音和色彩营造安全氛围,引导员工筑牢“安全第一”理念,培育良好行为习惯。

  三是始终坚持“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绝不能无所作为”。突出体系运行抓安全,从领导支持、履职能力、监察效能、科技兴安、安全绩效五方面督导基层单位体系运行,实现“三个转变”。安全管理由监督体系为主向“监督和保证”两个体系共同发力转变,考核对象由承包商为主向“承包商和保证体系”并重转变,基层单位由被动接受检查向主动发现问题转变。上半年两个体系自查自纠问题4213项,其中保证体系自查3455项,占比达82%。

  四是始终坚持“安全生产防范在先,绝不能本末倒置”。突出管理人员抓安全,坚持眼睛向下再向下,重心向现场倾斜再倾斜,上半年累计开展“三个一次”(一次安全学习日学习、一次安全技术交底、一次有计划安全行为观察)2965次。突出安全记分抓责任,把挂在墙上的责任制,落地为督导安全履职的具体行动,上半年746人被记分,其中含基层单位领导8名,2名正式员工记满12分待岗学习,25名承包商人员记满12分被清除出厂。突出安全投入抓保障,全年累计投入安全生产费用3.97亿元。突出科技创新抓安全,有效推动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应急救援等技术创新与应用,全面应用承包商入厂资料审核及考试信息系统,10项安全“四新”技术列入集团电力产业第一批推广目录。

  五是始终坚持“安全生产要夯实基础,绝不能应付了事”。开展“全员安全学习、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检修实施”四大核心劳动竞赛,将安全责任与生产指标深度融合,创新推行“指标分解至岗、评价聚焦至岗、激励精准到岗”的闭环管理机制,通过岗位安全知识考核、风险精准识别、隐患发现评比、检修质量达标竞赛等具体维度,激发职工“安全保供、提质增效”的奋斗热情,切实将安全生产要求转化为岗位行动准则。深刻认识标准化建设是夯实安全基础的有效途径,是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科学手段,全年投入专项资金7000余万元,开展标准化督导48次,8家发电单位标准化一级达标率100%。深刻吸取黄河警示片教训,在运机组100%实现全负荷脱硝、脱硫废水零排和煤场全封闭。

  安全无终点,行动正当时。国家能源江苏公司将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落实好国家能源局各项安全管理要求,坚持“稳”字当头、保持“进”的态势、把握“高”的要求、坚定“优”的目标,践行“精”的作风,实现“新”的突破,“安”如泰山 ,“全”力以赴,为全国电力行业安全发展贡献江苏力量。


策划:孟肖虎 谢先哲 执行:赵飞 张永亮 谷世家 马建中 张涛

Copyright@中能传媒集团数字媒体运营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