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华兴:以核工业精神筑牢新能源施工现场安全环保防线

来源: 时间: 2025-06-23 15:19

  在“双碳”战略与能源结构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新能源施工现场正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的前沿阵地。“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的理念我们将始终融入建设全过程,将以“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为引领,将安全月主题“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转化为具体行动。针对过程标准化推进、制度建设、风险隐患排查、高风险作业管控等核心环节,探索具有核工业特色的新能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践路径。

  一、以标准化为纲,将“严细”精神融入生产全流程

  核工业对安全与质量的极致追求,要求新能源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全流程、全要素的标准化体系。在风电、光伏项目中,从基础施工到设备安装,每个环节均需以“严细”为准则,制定涵盖技术规范、安全操作、环境管控的标准化作业流程。

  技术标准引领安全:针对风力发电机组吊装、光伏板高空安装等高风险作业,编制包含设备参数、环境监测、操作步骤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明确“吊装前必须进行三次设备参数复核”“高空作业需双人互检安全绳固定”等硬性要求,杜绝人为失误。

  动态优化标准体系:设立“标准改进小组”,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反馈,每季度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修订。例如,白河光伏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现光伏支架安装受当地地形影响较大,立即将山地作业防护措施纳入标准流程,确保规范始终贴合现场需求。

  信息化赋能标准化:引入数字孪生技术,通过BIM三维模型模拟施工过程及无人机结合南方CASS软件,实现光伏阵列排布与实际地形完美结合等方式,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利用移动监护设施等设备,实时监测人员行为与作业环境,对违规操作自动预警,将“严细”要求转化为可量化、可追溯的管理数据。

  以制度为基,构建责任明晰的安全环保管理体系

  “责任重于一切”的精神,要求新能源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全员、全周期的责任体系,确保安全环保制度落地生根。

  压实安全责任链条: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施工现场划分为责任单元,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管理人员、班组长、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例如,光伏场区的电缆敷设作业由班组长全程负责,从施工方案审核到完工验收,实现责任可追溯。

  完善环保制度体系:将“尊重自然 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具体方案,制定《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方案》,明确植被保护、扬尘控制、废水处理等标准。例如,要求风电基础施工必须采用泥浆循环处理系统,禁止直接排放,减少对周边生态的影响。

  强化制度执行考核:建立“红黄牌”考核机制,对违反安全环保制度的班组或个人进行通报,累计两次黄牌警告者停工培训;设立“安全环保积分奖”,对主动发现重大隐患、提出创新环保措施的员工给予表彰,形成“人人担责、人人尽责”的氛围。

  三、以全员参与为核心,织密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网络

  “人人讲安全”的理念,需要发动全员力量,构建多层次、常态化的隐患排查机制。

  “三查联动”覆盖隐患:推行“班组自查、部门督查、项目领导带班巡查”三级排查机制。班组每日开展“班前5分钟隐患扫描”,重点检查设备状态、作业环境;项目部每周组织专项检查,聚焦高风险作业;项目每月开展带班检查,抽查施工过程各项标准执行情况。例如,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对现场安全措施检查,发现集电线路组塔施工人员使用的防坠器型号较小,不满足使用要求,存在人员坠落隐患,及时更换避免了重大事故发生。

  “隐患随手拍”激发参与:开展“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专项活动,员工可通过手机APP实时上传隐患照片,经安全部门核实后,对上报者给予奖励。同时,建立隐患数据库,按风险等级分类管理,确保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期限“三明确”,实现“发现—整改—验收”闭环。

  “环保微创新”减少隐患:鼓励员工提出环保改进建议,例如在光伏场区铺设生态草毯代替硬化路面,既降低扬尘污染,又保护土壤生态;采用可拆卸式施工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产生,将“尊重自然”理念转化为一线实践。

  四、以科技与人文结合,筑牢高风险作业安全屏障

  面对高空作业、电气安装等高风险场景,需以“进取成就一切”的精神,融合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实现精准管控。

  智能设备护航作业安全:在高空作业区域部署红外线报警感应装置,实时捕捉人员位置,当检测到靠近危险边缘时自动触发声光报警;在电气作业中使用绝缘状态智能检测仪,提前预判设备故障风险,将事故预防关口前移。

  “双监护”保障作业规范:高风险作业实行“技术+安全”双监护制度,由技术骨干负责操作指导,安全员全程监督安全措施落实。例如,在风机叶片吊装时,技术人员通过远程控制系统监测吊装角度,安全员同步检查吊具连接与人员防护,确保万无一失。

  应急演练提升实战能力:每季度开展高风险作业专项应急演练,模拟高空坠落、触电等场景,重点检验预案可行性与人员响应速度。演练后组织“安全生产大家谈”复盘会,邀请一线员工分享经验,优化应急流程,确保“个个会应急”。

  五、以文化浸润人心,凝聚全员安全环保共识

  通过“安全生产大家谈”等活动,将核工业精神融入日常管理,营造“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文化氛围。

  “安全大讲堂”传承核工业精神:邀请核工业老专家走进新能源施工现场,讲述核安全故事,传递“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组织“安全金句征集”活动,将员工原创的安全理念制作成标语、海报,张贴在施工现场,增强文化认同感。

  “环保开放日”强化社会责任:定期邀请周边居民、环保组织参观施工现场,展示生态保护措施与绿色施工成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践行“尊重自然 绿色发展”承诺。

  “安全家书”传递人文关怀:开展“安全家书”活动,鼓励员工家属书写安全寄语,通过班前会朗读分享,将家庭牵挂转化为安全生产的内在动力。

  在新能源建设的征程中,必须始终坚守“安全生命线”,以“严细”“责任”“进取”的精神为引领,将标准化建设、制度执行、全员参与、科技赋能有机结合。唯有让安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让核工业精神落地生根,方能筑牢新能源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防线,为绿色发展贡献核工业力量。(张正军)


策划:孟肖虎 谢先哲 执行:赵飞 张永亮 谷世家 马建中 张涛

Copyright@中能传媒集团数字媒体运营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