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守护起重设备 筑牢安全基石-华能起重维保班
来源: 时间: 2025-06-23 11:35
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这些“钢铁巨人”,默默地承担着繁重的物料搬运任务,是生产不可或缺的“臂膀”。保障它们安全、平稳运行,不仅关乎生产效率,更是守护每一位现场同事的生命安全。起重维保班积极响应“全国安全生产月”号召,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为主题,深入运用“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分析法,开展全员参与、细致入微的安全隐患“大扫除”行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筑牢了设备安全的根基。
一、聚焦“人”强化意识,提升技能,让安全成为习惯
维保班深知,再精密的设备也需要人来操作和维护,“人”是安全链条中最关键、最活跃的一环。班组强调“安全规程就是护身符”。过去可能存在老师傅凭经验判断钢丝绳磨损程度、新员工对复杂维保流程不够熟悉等情况。现在,班组要求:每一次维保前,必须进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送电前清晰念出检查项、高空作业前确认安全带双钩“高挂低用”。
针对新技术应用和新员工培养,班组完善了师徒带教机制,“传帮带”技能更扎实。老师傅不仅要讲解,更要在现场示范关键操作,如制动片的精准调整、限位开关的灵敏性测试,确保安全技能“看得见、学得会、用得好”。同时,定期组织专项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全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推行作业前“安全状态确认”,班组长和同事之间相互关心,关注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发现成员有疲劳、情绪不佳或身体不适,不适合进行高空、带电等高风险作业时,会及时调整工作计划或安排休息,营造“关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暖心氛围。
二、精细维保,科技赋能,守护设备本质安全
设备自身的健康状态是安全的基础。维保班像呵护自己的伙伴一样,细心对待每一台设备。对关乎安全的制动系统(刹车片、液压推杆)、起升机构(钢丝绳、滑轮组)、运行机构(车轮、轨道)、安全防护装置(限位器、超载限制器)等核心部件,制定了更严格的检查标准和更换阈值。严格执行标准,一旦发现制动片磨损接近极限、钢丝绳实测断丝超标、限位器动作偶尔迟钝等隐患,立即停机更换合格部件,绝不带“病”运行。
积极应用专业检测工具提升排查深度。使用钢丝绳探伤仪“透视”内部断丝损伤情况;绝缘电阻测试仪确保电气回路安全可靠。这些工具的引入,让许多肉眼无法发现的“隐蔽杀手”无处藏身。所有转动部位的防护罩、检修平台的防护栏杆、电气柜的安全连锁装置,都被视为不可或缺的“生命屏障”。维保作业中如需拆卸,恢复安装并确保有效是完工验收的必备项。同时,为每台设备建立了详细的电子健康档案,记录维保历史和关键部件状态,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
三、源头把关,精细管理,确保物料可靠安全
维保所用的材料和备件,如同设备的“血液”和“骨骼”,其质量直接影响设备性能和安全性。班组协同采购部门,严格筛选供应商,建立合格名录。对每一批入库的关键物料(如钢丝绳、制动片、轴承、专用润滑油、电气元件),认真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材质单),并按规定进行抽检复验。坚决杜绝使用假冒伪劣或规格不符的配件,从源头上堵住隐患。
推行设备专属《润滑表》,明确规定不同部位使用的油品牌号、加注量和更换周期,避免油脂混用导致性能下降或故障。备品备件管理采用科学分类(ABC法),确保关键、紧急备件(如特定型号的电机、控制器)库存充足、标识清晰、取用方便。
四、完善流程,铁腕执行,操作有据可依
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安全制度,是保障维保作业安全的“导航图”和“保护伞”。班组定期评审、更新各类维保作业指导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其覆盖所有风险点,特别是大型吊装、电气检修、高空作业等高风险任务。强调最核心的安全铁律:(断电、挂牌、上锁)必须不折不扣执行!监护人全程监督,不约时送电,彻底杜绝误送电风险。班组在执行高处作业前,在工前会上设置了对安全带的“双检”环节,即个人对安全带进行自检和工作组成员互相检查,确保个人安全带D型环锁扣锁紧、安全带穿戴松紧适中、在检验有效期内、安全带外观完好无破损、安全挂钩完好,确保安全带万无一失,保障高处作业人身安全。
安全措施未落实,坚决不开工。对动火、高处(2米及以上)、临时用电等高风险作业,严格执行作业许可(票证)制度。作业前充分进行风险辨识,制定的安全措施(检测、监护、个体防护)必须逐项落实、签字确认后方可作业。
班组的应急预案不再是“纸上谈兵”。针对起重设备可能发生的制动失效、钢丝绳断裂、触电等典型风险,制作了简明实用的现场应急处置卡。应急物资(灭火器、急救箱、应急照明)定点存放、定期检查维护。更关键的是,定期组织贴近实战的无脚本应急演练,让每位成员清楚知道“如果发生意外,我该做什么、怎么做、去哪里”,切实提升了初期响应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营造安全、清爽、友好的作业空间
良好的作业环境是安全的基础保障,也能极大提升工作效率和人员舒适度。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融入日常管理。维保现场工具、备件实行定置管理,使用后及时归位;安全通道时刻保持畅通;油污、水渍、杂物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有效消除绊倒、滑跌和阻碍逃生的隐患。干净整洁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安全保障。
针对桥架内部、设备地坑、电气机房等光线不足的区域,维保前评估照明条件。必要时增设便携式防爆工作灯,确保作业视野清晰明亮,便于发现细微裂纹、松动螺栓等不易察觉的问题。充足的光线是发现隐患的前提。在可能产生粉尘(如打磨)或高噪音(如试车)的作业环节,要求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合格的防尘口罩或耳塞/耳罩,保护员工职业健康。
应对极端天气制定了明确的特殊天气应对规程。收到大风预警(如5级以上),立即停止室外吊装和高空作业;雷雨来临前,提前检查设备接地、防水措施;高温时段,灵活调整工作计划,提供防暑降温用品;严寒天气,关注设备液压油粘稠度和人员防冻防护。敬畏自然规律,绝不冒险作业。
六、用细心换来安心
通过这场围绕“人机料法环”五个维度、全员参与的“查找身边安全隐患”行动,起重维保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果实:
1.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安全无小事”、“我的安全我负责”的理念在班组扎根,员工从被动接受安全要求,转变为主动发现、报告隐患。
2.设备可靠性显著提升,设备带病运行现象基本杜绝,突发故障停机次数大幅减少,为生产稳定运行提供了更强保障。
3.现场面貌焕然一新,维保现场整洁有序,工具物料摆放规范,安全通道畅通无阻,“6S”管理成效明显。
4.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员工应对突发状况更加沉着、有序,应急演练的成果在实际应对中得到检验。
5.班组内部形成了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共同学习进步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
七、结语
安全之路,永不止步。起重维保班深知,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班组一直在践行,不仅排查整改了一批隐患,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全员的安全意识,梳理优化了管理流程。班组将持续深化“人机料法环”管理模式,将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化为长效机制,不断探索安全管理的新方法、新技术。班组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精心守护好每一台起重设备,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和全体员工的平安幸福,筑牢最坚实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