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4-29 17:27
不负韶华 爱岛如家
——记南方电网海南三沙供电局副总经理冯乃华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李东海 通讯员 郭卫华 周丹萍
傍晚,漫步在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的北京路上,海风阵阵,椰影婆娑,落日的余晖中,街边小店的灯火渐次亮起,冯乃华抬头看了看远处的灯塔,不禁想起了刚登永兴岛时的样子......
“电饭煲饭都煮不熟,我比岛民更着急”
“踏上永兴岛的那天,我感到无比激动。听说岛上每天停三四次电,又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担。”
冯乃华在发电机房查看发电机运行情况(南方电网公司供图)
曾经,三沙是一座生活条件极度有限、缺水缺电的“孤岛城市”,只是渔民出海打渔的“歇脚地”。冯乃华介绍,别说生产建设,连当地渔民的生活用电都得不到保障。鱼虾螺不太敢放在冰箱里,空调、电扇也成了摆设,“电饭煲饭都煮不熟,我比岛民更着急”。
“渔民们听说南方电网的人来了,都很期待。”冯乃华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让驻岛军民用上电、用好电。“我们要对得起这个期待。”
2013年,三沙实施永兴岛电网升压改造工程,冯乃华是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带领项目建设团队勘现场、钻缆沟,历时5个月,扩建了配电网及发电机组容量,结束了永兴岛定时停电的历史。
12年来,冯乃华和同事在岛上埋下一根根电缆,接入海水淡化厂、大型冷库、灯光球场,点亮商业街的一盏盏霓虹灯,让永兴岛电网从早期“点对点”供电模式,建设成稳定可靠的智能微电网,户均停电时间从2012年超过200小时,下降到2024年的2.25分钟,可靠性排名跃居全国第一,完成“脱胎换骨”的蜕变。
2500多天驻岛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被大家戏称为最黑“岛民”的冯乃华,从2013年8月第一次登岛至今,在永兴岛上值守超过2500天,这个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怀揣着梦想来到永兴岛的冯乃华曾经有过心理建设,但岛上艰苦的条件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刚上岛时,住简易工棚,没有海水淡化厂,只能抽地下水洗澡。”冯乃华说,当地渔民叫“苦水”,白衬衣洗了就变成黄色,用这种水洗了澡身上也黏糊糊的,“头发硬得像钢丝”。
未成家前,冯乃华经常主动请缨坚持驻岛,他的驻岛时长甚至赶上许多本地渔民。“当时我是个单身汉,再孤单寂寞只是一个人,逢年过节多让同事们回家团聚,我觉得更有意义。”
“我习惯了,家人蛮支持我工作。”孤独时,冯乃华总会拿出手机看看,开机屏保是他父亲和哥哥上岛探亲时留下的合影。远离城市、远离家人,生活的艰苦与寂寞考验着他,也淬炼着他……
永兴岛的发电机组每天轮换运行,加油、切换、巡视等,是冯乃华每天的“必修课”,尤其是每天机组注油切换3-4次,确保电力稳定输出。“最早的早上6点多,最晚的夜里12点半。”久而久之,他主动适应了作息不规律的状态。
工作之余,冯乃华经常到岛上居民家串门,一来二去就特别熟络,就像老朋友一样,为单调的日子增添乐趣,不再觉得无聊。
长时间值守海岛,个人终身大事也容易被耽误。2022年,40岁的冯乃华才结婚成家,并在次年初为人父。有了“小家庭”不忘“大家庭”,女儿出生刚满月,冯乃华又回到了驻岛岗位,“永兴岛也是我的孩子,也需要守护。”
“我们还要点亮三沙更多地方”
永兴岛上“三强”“三高”(高温、高湿、高盐;日照强、台风强、降雨强)的恶劣气候对线路、设备运行的影响较大,而三沙供电局需要承担起“发电—输电—配电—用电”一条龙服务,自然而然,冯乃华和他的同事们成为了岛民眼里热心的“社区电工”。
“上门服务基本天天有,”不论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只要接到客户报障电话,冯乃华会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赶到现场,大到装表接线,小到灯头维修,主打供电服务全年无休、无微不至。
近年来,三沙供电局供电任务逐渐加大,陆续来了一批批新员工。作为“老师傅”,冯乃华乐于将经验分享给他们,“这里不像其他地方,停电了可以找社会电工,我们必须一专多能,才能成为老百姓放心的依靠。”
2024年,超强台风“摩羯”和“潭美”接踵而至,全面检验了三沙微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也考验了三沙供电局应急状态下的战斗力。
为了保障发电机组正常运行,冯乃华组织驻岛人员对发电机组进行巡视。(南方电网公司供图)
冯乃华带领驻岛员工战风斗雨,特别是暴雨导致电信主机房电缆故障停电,他带领抢修人员与时间赛跑,抓住台风眼经过的半小时空档期,协同消防、电信部门快速处置故障,确保了三沙应急指挥正常运转和全岛通信网络不中断,做到了用电服务“零跳闸、零投诉、零损失”。
如今,在祖国的南疆,永兴岛的灯火越来越明亮,冯乃华和同事们坚守“万家灯火,南海有我”初心,着力打造三沙的一流供电保障水平。
“以后,我们还要点亮三沙更多地方!”指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冯乃华自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