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电暖义务巡河人
来源: 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 2023-02-01 09:05
中国能源新闻网通讯员 李堃 刘彭瑀 黄蕾 记者 于琳娜
1月25日6时30分,在江苏徐州沛县湖西农场的大运河畔,义务巡河员王大亮从岸边的充电桩上取下蓄电池的充电头,随即操纵电动船向河面驶去,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王大亮站在船上,手拿一个顶端系着网罩的竹竿,把河面上的树叶等漂浮物小心翼翼地打捞干净。每天他和爱人都在5千米长的水面上清理漂浮物,最多时每天能打捞800千克。
沛县素有大运河“江苏北码头”之称,为守护流经家乡的十里河道,王大亮一家已经在运河边住了10多年。他还建成了“大亮便民服务点”,无论谁家有困难,总是尽其所能。
大运河畔,简易的集装箱就是王大亮和家人的巡河站点。“刚开始集装箱没有电,冬天只能靠蜡烛和煤球炉维持。”王大亮感慨地说,“5年前多亏了供电所的老高,他们从专用变压器上接了一根线,解决了用电问题。”
王大亮口中的老高是国网江苏沛县供电胡寨供电所台区经理高宝庆。因为用电问题,高宝庆和王大亮早在5年前就熟识了,为给巡河提供便利,高宝庆为集装箱架设了一根长300米的供电线路,能满足20千瓦功率的用电需求。每隔半个月,他就会来王大亮这里检查用电线路,有时还会帮王大亮维修一些基本的电器设备。
除了集装箱,王大亮巡河用的交通工具也已经更新了3次,从手摇船到汽油船,再到如今的电动船。“以前觉得自己年轻有力气,手摇船够用,后来因为体力和手臂常年受寒,换成了汽油船,但汽油船有污染、油钱贵,在老高的建议下,我2019年把船换成了电动的。”王大亮说,电动船充一次电能开40千米,能满足一天的巡河要求。
从一根专用供电线路到如今的电动船、充电设施,高宝庆一直在默默守护着义务巡河人。“只要大亮在这巡一天河,我就要为他继续保电。”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