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中国电力新闻网-专题 ->全国电力行业优秀党建成果巡礼 -> 组织建设

国网衢州供电公司:以“组织调度”深化“党建双+”促进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研究

来源: 时间: 2020-09-17 15:43

  张亚平  劳浙龙  曹蕴  姜淦之  徐凤乾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
  

  一、背景与意义
  (一)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党的十九大总结实践经验、顺应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的重大课题。当前,企业党建工作党建责任落实还不平衡不充分,党建工作的总体质量还不够高。一些单位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够,党建引领力和价值创造力有待增强,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谋划工作、制定举措的质量和推进落实的质量,使党建实践更有效率效益,使党建工作更加富于政治性、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
  (二)旗帜领航企业发展的有益尝试
  旗帜领航,就是高扬党的旗帜,领航事业发展。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价值,最终要体现在党建的生产力、竞争力和凝聚力上。目前企业党建工作实践很多,亮点不少,但以点上工程居多,系统化、机制化抓党建的方法途径探索还不够多。因此,我们引入电力调度理念,实施“组织调度”,使党建、业务在价值链条中有机融合,为更好地推进党建价值创造提供有益尝试。
  (三)破解党建形式主义的关键一招
  为了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大力整治党建形式主义。衢州公司开展“组织调度”,深化“党建双+”,有利于精准了解业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更加合理的目标,制定更为科学的规划,避免为了创新亮点忽略实干实效;将“党建双+”工作量化考核,让其不流于形式不止于痕迹;进一步彰显党建优势,成为破解党建形式主义的关键一招。
  二、做法与经过
  (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定位党建价值创造难点

  衢州公司紧紧围绕“价值创造型”党建主线,探索实践“党建+”工作模式,例如范围上实现全域性,“党建+”成为各专业工作热词;形式上实现协作化,急难险重任务,业务党建合力破难关;操作上实现流程化,固化了全域党建联盟、加速度专班等长效载体。
  但深入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难点:
  相加而难相融。目前的“党建+”工作更多是党建和业务工作的叠加嵌入,常态对接机制仍然缺失,离融合质变和一体协作尚有一定差距。实践证明,党建、业务双向融合仅靠单方面突进是无法达到1+1>2的效果。
  广泛而难精准。“党建+”工作切入点,通常需要党建部门开展调研分析确定,难以精准快速聚焦。针对全局性重点项目、重大工作,党建人员还可以集聚力量,研究施策。对于一些广泛日常问题,党建人员不具备专业人员对于工作了解的深度,策划实施工作往往不够精准,击不中问题核心,有时甚至流于形式。
  配合而难主动。业务部门虽然认可“党建+”的成效。但是意识上固化认为这是党建主导,业务配合的工作,很容易出现“党建部门推一推,业务部门动一动,党建部门不推动,相关工作走不动”的状况,业务部门缺乏主动作为的意愿,缺乏创新工作的自觉,让很多工作缺乏持续动力。
  (二)坚持目标导向,实施以“组织调度”为核心的“党建双+”
  为破解以上问题,衢州公司引入“+党建”概念,探索构建以“组织调度”为核心的“党建双+”工作模式。
  1.思维一变天地宽,三个维度思想破冰,构建共同体思维理念
  “党建双+”的首要关键是思维转变,只有在各个层面都形成党建和业务共同体的理念,才能有效推进一体化工作。
  党委委员,从责任意识到领头意识。衢州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党委委员抓党建工作“一岗双责”的履行成效。通过开展党委书记与党委委员“党建双+”对谈活动,进一步提升各位党委委员党建意识和党建思维,充分发挥分管条线上党建价值创造的“领头人”作用。
  业务部门,从配合思路到主动切入。改变党建主导搭台,业务配合参与的惯性思路,开展“党建双+”大讨论,引导业务部门自觉将党建优势、方法和载体作为解决业务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业务部门主动切入的良好氛围。
  党建部门,从党务视角到党建思维。党建双+能帮助党建人员关注到以往忽视的问题死角,深入专业内部,透析背后症结。党建部门拓展视角,立足业务角度,更能跳出党务工作的局限,视野思路更开阔、痛点抓取更精准、载体举措更务实。
  2.责任一担路径通,两个方向任务贯穿,形成一体化责任体系
  通过上下的责任贯通,横向的责任明晰,建立了从“+党建”到“党建+”的一体化责任路径。+党建:抓住“牛鼻子”,落实责任,找准落点。紧紧抓住党委委员这个“牛鼻子”,发挥业务条线落实党建工作主责功能。党委委员结合年度业务工作重点难点,部署分管条线的党建职责,找准党建价值创造落点。业务部门将“+党建”落实于具体项目中,会同党建部门制定实施计划、分解落实责任、任务跟进反馈,工作创新创效,实现从上到下的责任贯通。党建+:聚焦关键点,载体融入,优势发挥。聚焦中心工作的关键点,发挥党建主导作用。主要以“党建+具体项目”为杠杆,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党建价值创造中的提纲挈领作用、链条纽带作用以及人才支撑作用,帮助业务部门在具体业务工作中发挥好党组织优势,精准融入党建载体,实现横向协作的权责明晰,运转流畅。
  3.机制一改价值显,三个层级核心调度,形成常态化操作机制
  “组织调度”是“党建双+”落实的中枢神经,是组织调度指挥和党建精益绩效的有机融合
  (1)组织调度的主要内涵
  以“党建双+、价值创造”为目标,以“调度指挥、精准落实、绩效监督”为工作路径,建立“重点、专项、日常”三个层级的调度模式。其中党委委员在公司党委的引领督导下对“党建双+”承担主调责任,纵向上责任传导,督促专业条线“党建双+”工作推进落实,横向上调度各方资源,推进党建、业务部门并轨运行、一体推进。各职能部门设立组织调度联络人,承担工作任务调节、项目进度管控等任务,党建部门设立组织调度辅导员。发挥项目策划辅导、党建责任落实等职能。



  图1  组织调度组织结构图

  图2  组织调度内涵图
  

  (2)组织调度的实践路径
  组织调度针对年度中心任务、重点攻坚任务、常规工作任务建立层级性调度模式,通过相应工作机制,在各项工作中真正发挥党建优势。
  建立课题落实机制,重点调度年度中心任务。课题清单精准切入。党委委员牵头对分管领域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分析,规划“党建双+”年度工作目标,并形成《年度党建双+重点课题任务清单》,明确具体工作内容、责任人、完成时间和预期效果。过程管控有效推进。对照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月度反馈推进情况,汇总分析工作成效和取得成果;季度形成工作总结,评估已完成工作,分析存在的重点问题,向相关部门提出协同需求,确保重点任务件件有落实、事事有质量。滚动修编动态提升。重点工作任务推进同时,结合上级和公司发展要求,每季度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滚动修编,年末对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开展回头看,对比目标完成情况,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确保党建价值创造力不断提升。
  建立议题协同机制,专项调度重点攻坚任务。明细方向精准策划。各专业部门按照发展思路和现实问题,与党建部门联合会商,确定“党建双+”项目重点攻坚方向,形成议题的具体策划方案。专项汇报凝心聚力。建立双周专项汇报机制,各专业针对分管领域党建+项目攻坚推进情况做议题汇报。公司领导班子听取分析后,部署相关工作要求。团队协同破题攻坚。以红船党员服务队为行动主体,建立攻坚项目,明确牵头部门(单位)和责任人,定期会商,责任分工,跟踪闭环。将问题处理进程、结果,及时纳入议题汇报,推动攻坚任务落实。
  建立引导评价机制,日常调度常规工作任务。创新载体氛围引导。通过开展“领导支部讲党课”“主题读书分享会”“党建双+”特色案例等活动,激发专业部门突出政治引领思想引导作用,自觉在日常工作中融入党建要素,创新党建载体。落实专业督促督导。党委委员对分管领域“党建双+”日常推进工作进行双周督导,专业部门按照督办时限,及时汇报开展完成情况,按照督办流程对已完成工作进行销号,对于成效不佳的将纳入考核。健全价值评价机制。实行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体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单位绩效挂钩,“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建立基层党组织“党建双+”主题化标杆考核机制,激发基层单位自下而上支撑好“党建双+”相关工作。
  三、成效与反响
  1.找到了激发党组织活力的‘金钥匙’。“党建双+”解决了部分单位党建价值创造过程中重形式、重流程、重规范,忽视内容、实效以及创新的问题,实现了党建与发展的良性互动,让党建工作范更有价值,党员行为更有实效,党组织更有活力。
  2.铸就了凝聚企业发展能量的红色磁铁。党建双+促进了党建价值创造链与企业价值创造链的高度融合,在公司深化改革、战略落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公司党委率先出思路,各级党组织主动作对接,广大党员率先垂范,助推企业改革发展任务顺利完成,真正诠释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
  3.打造了锻炼复合型人才的练兵场。建立建立引导评价机制,增强了党员队伍贯彻执行公司各项决策布署的能力、,锻炼了业务骨干将党务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结合起来抓落实的能力,锻炼了员工队伍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创造性,为培养复合型党员干部开启了新的科学路径。
  四、经验与展望
  1.“组织调度”的引领力,体现在转变党建工作视角上。组织调度承担着企业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使命,企业党组织能够突破自身建设内容,立足业务视角,将党建引领作用植根于业务、推进于项目,固化于流程,让党的引领作用直达业务工作的神经末梢。
  2.“组织调度”的生产力,体现在以党建推动业务的杠杆作用上。“组织调度”从机制上打破了党务、业务分割的惯常思维,从机制上确立了把企业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就是党建工作的结合点和突破点,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杠杆作用,形成了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是提升党建工作生产力的有益经验。
  3.“组织调度”的生命力,体现在抓住矛盾找准支点上。组织调度把认识和解决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支点,通过专业部门的主动作为,更加精准动态把握关键症结和深层矛盾,更加有效制定针对措施和化解载体,真正使职工群众感受到、能肯定党建价值创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