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中国电力新闻网-专题 ->全国电力行业优秀党建成果巡礼 -> 党风廉政建设

南网调峰调频发电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纪检监督网格化管理发挥监督新职能

来源: 时间: 2020-10-13 16:41

  高鹏  谷亚琼  孙敏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背景与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 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理念、新标准, 纪检监督部门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主业的工作难度明显加大、工作措施明显增多, 工作要求明显提高。2019年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审时度势,为进一步落实纪检监督工作新要求,印发了《全面推行纪检监察工作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全面推行纪检监察工作网格化管理操作指引(2019年)》,文件明确提出按照“纪委牵头、支部主抓、逐级传递、网格管理”的管控模式,以党支部为基本网格管理单元,通过定级、定格、定责,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打通监督执纪的“神经末梢”,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切实提高监督效率,逐步构建纪检监督工作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动纪检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论文以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信通公司为例, 总结2019年网格化管理推行以来,基层单位纪检监督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分析履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并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基层单位纪检监督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二、做法与经过

  信通公司按照“四定”步骤,推行网格化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一)定网格

  调峰调频公司纪检监督网格分为3级:调峰调频公司纪委为一级网格,所属各单位纪委为二级网格,各单位党支部为三级网格。信通公司结合自身实际,考虑到现有党支部设置因党员分布情况未完全实现“一部门一支部”,仍有两个支部属于联合支部(办公室&财务部,通信部&运行部),实施“一管二”的跨部门监督易受权责不对等因素制约造成管理盲区,信通立足实际采取了“一部门一网格”的划分方式,将现有9个部门设置为9个纪检监督网格。把依据业务功能模块所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同时赋予纪检监督网格的管理责任,使业务分组与监督分区高度重合,这本身也是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工作在组织形式上的一种融合。

  (二)定人定责

  1.定人。信通公司网格管理员采取1+1模式,即1名网格负责人+1名网格监督员。其中,网格负责人原则上由本网格所在支部的支部书记担任,属于联合支部的分别由组成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网格监督员由各网格一名骨干党员担任。

  2.定责。在上级公司方案对各级网格责任和要求做出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信通公司进行了细化,并通过正式发文明确网格管理人员及职责,以文件授权的形式将各个网格负责人、监督员以及需要履行的职责任务确定下来,让监督者与被监督者都心中有数。

  (三)定计划

  网格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因此监督事项需要因网而异,有所差别。信通公司结合网格监督范围,借鉴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采用“一网格一计划”且共同商定的模式,以各网格为单元,以季度为周期制定网格监督任务清单。监督事项既有涵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情况、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纪律作风执行情况、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等普遍性共同性,监督计划如劳动纪律、着装、公文阅办、会纪会风等;又有针对不同网格具体业务的差异化监督,监督计划如“四项”经费报销、项目验收管理、培训等。监督计划内容基本涵盖网格日常行政管理、党建党廉、业务管理等,做到了无视角、全覆盖。

  (四)定机制

  1.建立月度点对点联络与季度集中汇报相结合的沟通机制。每月末信通公司纪委书记分别与9个网格监督员一对一沟通,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每季度利用纪委扩大例会,集中报告各网格工作情况,分享交流工作经验,取长补短。

  2.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及时记录汇总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清单。

  3.建立联系点机制。选择1个基础较好的支部作为网格化管理联系点,全程给予指导,着力打造网格化管理示范支部。

  4.建立问题处置机制。根据日常网格化监督发现问题情况,综合运用四种形态尤其是第一种形态对进行问题合理合规处置。

  三、成效与反响

  信通公司网格管理实施一年多以来取得初步成效,通过网格监督发现问题13项,涉及车辆管理、“四项经费”报销、慢作为、公文阅办、违反会风会纪等,合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尤其是第一种形态,对相关问题责任人开展提醒谈话6人次,切实做到抓早抓小。

  通过网格管理发挥监督新效能,网格监督员主动监督意识明显提升,监督效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公司员工遵章守纪风貌进一步改善。通过网格化对日常小规小矩的监督,全员更加注重对小事小节的遵守,工作习惯、精神面貌明显提升,公司整体政治生态向善向好。

  四、经验与展望

  信通公司网格化管理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还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一)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对监督员身份意识认识不到位。网格化管理后如何有效发挥监督职能,需要依托各网格的协同合作,但是部分网格负责人和监督员仍存有惯性思维, 把纪检工作看为“副业”, 在思想上对纪检监督工作重视不够, 精力投入不足。对落实“两个责任”以及纪检监督部门深化“三转”、运用“四种形态”监督执纪的认识尚不到位, 身份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存在“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不愿意“自曝家丑”,没有把自己真正放到纪检监督这个身份上来对待工作,造成监督工作走过场、流于形式。

  二是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足。监督员在自身业务工作中都是把“好手”,但在监督执纪工作中,对事情全局性的把握,细微问题的洞察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督员的个人能力素养直接关联到监督执纪的效果好不好。但部分监督员作风不硬朗,存在当“老好人”的心态, 对处理异常事项存在畏难情绪, 怕得罪人,监督意识严重弱化。一是网格在开展日常监督工作中对于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不够,甚至对一些小问题存有侥幸思维,认为不是什么原则性大问题而去容忍。二是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足,一方面对于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不够,相关制度、纪律要求未能吃透,导致问题发生时,不认为是个问题。另一方面对于自身熟悉的业务知道如何去监督,但对于不熟悉的领域一筹莫展。

  三是网格间信息传递不顺畅。任何事物的发生,可能整体来看没什么问题,但在局部某些地方却经不起推敲,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将整个业务流程链条放在一起综合分析判断,避免因信息传递不完整导致误判漏判。一方面各网格在日常监督中横向协同不足,比如一个问题的发生,在业务流程上可能从A网格看来不是问题,B网格看来也不是问题,但是两个网格业务流程连起来看就发现其实是有问题的。另一方面网格间信息传递不够顺畅,比如A网格在日常监督中发现了B网格业务范畴的问题,但没有与B网格加强沟通,导致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处理甚至升级。

  四是监督存在“盲点”。党纪严于国法。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应随时用党员的标准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论是“八小时以内”还是“八小时以外”。对于纪检监督同样要求监督无死角、全覆盖,不能因为“八小时以外”是私人时间,不敢监督、抵触监督。一是网格监督员对本网格成员缺少“关心”,日常对员工“八小时以内”的行为、谈吐观察不够,甚至漠不关心,沟通很少。有些在“八小时以外”的异常问题会在“八小时以内”有所反应,却没有及时得到掌握。二是有些部门存在人员分布广,在部门管理上存在差别对待的现象。对于驻厂员工存在工作散漫的情况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是加大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监督环境。积极向党委、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宣传反腐倡廉的新形势、新要求、网格化管理等,取得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发挥网格管理人员的“宣传员”作用,通过发放资料、日常交谈、开展活动等方式宣传网格监督工作的义务和权利,在开展日常监督工作的同时,对被监督人员进行适当的言传身教,使得网格化监督深入人心。

  二是转变观念,提升能力素养。一要转变思想观念, 提高政治站位。网格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 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上级的新精神、新要求,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提高政治站位, 增强“四个意识” 、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敢于碰硬, 勇于创新, 深刻认识纪检监督职责, 勇敢的站出来有所作为。二要加强教育培训,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网格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指导力度,增强履职能力,另一方面实施网格动态管理,对于履职不尽心、不到位的网格监督员及时调整出网。三要配齐配强纪检干部, 把业务精、能力强、年纪轻的干部充实到纪检监督岗位, 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为监督有效履职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是转变作风,提升执纪能力。一要转变工作作风,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要把党的纪律挺在前面,在工作中,要注意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发现问题,抓早抓小。在监督上要敢于发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监督建议,并督促整改,真正起到咬耳扯袖的作用。二要充分发挥网格管理人员“监督员”作用,推动网格化管理出实效。即要在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持续督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逢节必查,坚持从小事小节入手,准确辨识“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切实做到抓早抓小;也要瞄准关键业务、关键岗位,围绕党内生活、纪律作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精准监督。三要通过建立沟通机制,定期召集网格监督主体沟通情况,及时通报存在的问题,加强协作配合,推动党内监督与内控监督深度融合,五指成拳增强监督合力。四要强化问责。着力在第一形态上下功夫, 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对发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要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加大对违纪违规、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等情形的追责问责力度, 对失职失责的典型问题要盯住不放, 通过问责一个警醒一片。

  四是监督内外合力,提高协同互动。网格作为监督的基本单元,充分发挥监督效能需要内部监督合力,上下形成协同。一方面要加强与其他网格之间的双向沟通,建立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开展横向协同,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督合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上级监督部门之间沟通联系,尤其在实行监督派驻制后,派驻机构会面临派驻力量不足,再加上监督对象分散的问题,这时网格作为监督的基本组成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建立定期汇报、及时反馈等机制,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中,真正落实“一岗双责”,将监督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协同互动。同时探索与外部沟通合作,充分发挥群众舆论的监督作用,积极探索网络信访举报和实现监督资源共享,注意从苗头性的问题中挖掘有价值的问题线索。

  五是强化大数据应用,提高监督效能。当前严峻的反腐倡廉新形势新任务, 迫切需要纪检监督部门创新监督理念, 运用科学方法和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效能。一是保持清醒头脑,充分发挥网格管理人员“信息员”作用。不能认为信息化手段上来就能一劳永逸,信息化只是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内在的业务逻辑需要网格管理人员在日常监督中要收集好网格内的工程招投标、四项经费报销、信访案件办理等基础数据,只有基础数据不断更新,形成完善的监督业务流程及逻辑,才能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并分析问题信息, 寻找问题规律及运用问题数据进行精准监督。二是网格管理人员必须及时适应形势, 更新观念, 主动学习, 了解掌握大数据, 培养大数据思维方式, 对网格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不断提升信息化的分析水平和大数据运用能力。

  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发挥基层单位纪检监督职能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过程,需要公司各级上下协同以及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监督网格管理作为创新的监督手段,不仅需要制定完善的监督机制,还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度,更需要纪检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样才能促进公司的政治生态向善向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