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山西发电有限公司太原第二热电厂:深化改革改出职工获得感 革出企业新活力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2025-04-17

张晓娟

  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浪潮中,大唐山西发电有限公司太原第二热电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集团公司、省公司年度重点任务,以改革促动力、激活力、聚合力,深入推进改革攻坚行动,打破企业发展困局,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突出布局,纵深推进企业深化改革之路

  “改革的核心就是给企业谋发展、谋未来,给职工谋出路、谋保障,帮职工找到更适合自己、收入更高、能够持续发展的岗位!我们围绕改革需求,布局转型发展,精简组织机构,精干岗位结构,优化人力资源,提升工作效率,切实增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厂长申杰兵说道。

  太原二热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出了“被动改不如主动改、局部改不如彻底改、晚改不如早改、小改不如大改”的改革思路,通过思想之变、体制之变、机制之变、人才之变多措并举深化改革提升。改落后观念,在全厂上下深入开展“深化改革大家谈”活动,将改革政策穿透一线,渗透到基层,让全厂干部职工“听得懂、能领会、会落实”。改冗余机构,关停职工澡堂,停运通勤车,改成增发食补、通勤补助。改僵化体制,整合优化各检修职能,完成燃料质检部、化学部运检分离;统筹推进“大集控运行”,将原化学部、输灰部、燃料运输部统一划归发电部管理。改遗留冗员,综合服务中心通过“三定”改革、后勤人员向缺员生产部门和新能源转岗、共享用工等一系列举措,人数从223人降至61人。改用工模式,打破专业壁垒,推进专业与专业之间、机关与基层之间、火电与新能源之间跨专业交流,探索共享用工新模式,12名职工参与跨专业交流,50名职工共享用工至阳城电厂。改分配制度,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体系,接入市场化经营管理体制,提倡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全面激发企业内生动力,释放企业管理潜能,畅通企业发展道路

  擘画蓝图,积极探索企业绿色破局之路

  “改革就是让职工走上更有前景的岗位”转岗到新能源运维中心的许晔说:“以前综合服务中心部门历史遗留问题多,人员冗余,通过改革我们50名职工转岗到新能源岗位,大家从“得过且过”转变到“主动学习”,在新岗位上积极探索,找到了自身价值与发展方向。深化改革为职工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让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太原二热聚焦“筑月播星”发展蓝图,深刻把握发展机遇,把新能源项目开发作为企业的生命线、幸福线、希望线,锚定“一年有突破、三年破百万、五年翻一番”的发展目标层层发动、广泛宣传,千方百计获取新能源指标,助力企业发展转型提质提速。2022“零”起步2024年累计获取新能源项目10个,百万指标在手实现“三年破百万”目标。克服经验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等难题选优配强新能源专业运维队伍,不断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对于在建项目运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守好安全、抓好进度、管好质量,打造四优工程施行“一项目、一策略、一督导”,加快推进待开工项目前期工作,冲刺在建项目如期全容量并网目标打造风光火热储”多能互补新能源基地。

  凝聚合力,全面提升企业效益增长之路

  “改革就是效率提升,效益增长!”计划营销部主任助理刘锐感慨道:“我们选优配强了营销队伍,增强了团队战斗力,电价营销能力进一步提升,去年12月还创造了单日电价新高。改革就是要主动求变,打破传统观念,强化系统思维,将市场变化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实现效率提升,效益增长。”

  太原二热坚持“以价值创造为中心,深入开展提质增效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为统领坚持安全提质、经营提速,全方位推动企业各项任务目标,一季度抢发电量超1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78%,结算电价山西公司对标第一,容量电价完成率99.87%,入厂标单同比降低190.3元/吨,实现首季满堂红。该企业坚持推进生产创效增利行动,聚焦安全提质,以“零非停”为目标,“治本攻坚、强基固本”为主线,严格落实机组稳定运行各项技术保障措施,圆满完成节日保电、“两会”保电等政治任务。坚持推进电力营销攻坚行动,全力发挥中长期“压舱石”的作用,抢获偏差收益。灵活调整机组运行方式,全力争取容量电价补偿。坚持推进融资利率压降攻坚行动,聚焦成本领先,紧跟国家政策,一笔一策制定压降策略,开源节流创收创效。坚持推进煤价调整攻坚行动全力以赴调整煤源结构、运输结构、市场结构、库存结构,想方设法拓展新煤源,多措并举实现煤价再突破。

  春来东风劲,奋楫正当时。这些成绩的背后,彰显的是企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决心和行动,更是全厂上下干部职工与企业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有力见证。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电力市场变革的背景下,太原二热将不断探索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持续深化改革行动,不断书写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于学华

Copyright :copyright: 2001-2023 中国能源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电力报》、《中国能源观察》上的新闻,版权归中国能源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中国能源新闻网登载新闻业务的函:国新办发函[2000]232号。京ICP备1501736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09026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6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41494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21 互联网举报中心

广告直拨:赵飞 1351105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