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社会责任

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光暖北疆路 情润乡村田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8-19 15:30

付乐 王贺

  八月的杭锦旗草原,天幕低垂,云卷云舒。希日摩仁嘎查党群服务中心的屋顶上,一排排深蓝色光伏板在烈日下泛着粼粼波光。电流表指针轻轻跳动,记录着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捐建的165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清洁电力正源源不断地汇入电网。这座电站不仅为村集体办公室送去温暖与清凉,其产生的富余电力更化作持续增收的源泉。派驻希日摩仁嘎查第一书记王党志抚摸着电表箱笑道:“这些‘蓝板板’的服务期限有25年,往后每年能给集体带来7万多元收入呢!”此刻,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光伏板上,也照亮了牧民们朴实的笑脸。

  作为扎根北疆的能源央企,准能集团早已将乡村振兴的使命融入血脉。翻开2025年帮扶计划,清晰的数字承载着厚重的承诺:1000万元无偿资金用于结对帮扶村和地方教育事业发展;1400万元定向采购拓宽脱贫地区农产品销路;2500万元以购代销助力准旗农产品走出深山。为确保每年的帮扶资金真正落地生根,公司相关负责人每年都要踏上帮扶村的土地,驻村干部更化身“项目管家”,每一笔支出都要经过他们的手,确保每分钱都精准滴灌在振兴的根脉上。

  在希日摩仁嘎查,阳光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2023年捐建的148千瓦电站于2024年8月底成功实现并网发电;2024年捐赠295万元的光伏帮扶工程更令人振奋,建在肉牛养殖场的5.79兆瓦电站,今年并网发电后将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3.6万元。更让牧民们期盼的是“嘎村委员会+监测户”的合作新模式,预计到2026年,仅光伏这一项产业,就能为希日摩仁嘎查带来每年超过6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益,让草原真正焕发产业生机。

  草原深处,另一场变革也在悄然发生。清晨的希日摩仁嘎查集市,满载牛羊肉的冷链车正准备驶往百里外的准能矿区。“以前最愁羊肉卖不上价,现在准能干部职工通过帮扶平台自己下单买,我们再也不用愁销路啦!”牧民吉雅边说边将最后半扇羊肉搬上车。三年来,从企业统一采购到干部职工自发购买,这样的消费帮扶从未间断,实实在在解决了农牧民“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的困扰。

  从工会福利到员工餐桌,草原的馈赠与企业的担当在舌尖相遇,形成“多买一斤肉,牧民多份收”的温暖循环。这份扎实的付出,让准能集团在2024年荣获鄂尔多斯市消费帮扶“突出贡献企业”称号。

  走进准格尔旗的矿山复垦区,眼前景象让人惊叹。昔日的矿坑已化作万亩牧草摇曳的绿洲,42栋日光温室里瓜果飘香,20座蒙古包散落在花海间,1000多亩观赏花卉景色怡人。准能集团以矿区绿色生态经济产业为支撑,积极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机制、新方法、新路径,创新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责、全员参与、全民共享”的共同体格局,集成发展“生态+光伏、农业、牧业、林果、文旅、研学”等多元产业模式,形成独具能源企业特色、覆盖一二三产业的绿色产业链,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地企联合成立的矿区生态发展公司,已成为当地农牧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运输草料的车队川流不息,农家乐老板笑得合不拢嘴:“周末来体验牧场的游客能把蒙古包坐满,咱们的笨鸡笨鸭都成了抢手货。”生态修复的绿叶,终于结出了富民的金果。

  2024年寒冬,准格尔旗同仁学校的会议室却暖意融融。准能集团捐赠的80万元教师发展基金,用于支持教师绩效奖励、课题研究及培训提升,助力学校高质量办学。这份温暖延续到次年盛夏,在今年7月7日学校的答谢仪式上,印着“准能筑梦谱新篇,赋能师资育桃李”的锦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公司代表望着台下孩子们清澈的眼睛动情道:“教育是点亮未来的灯,我们愿永远做这盏灯的添油人。”这份持续四年、累计投入1578万元的教育关怀,如同播撒在草原的种子,静待桃李成荫。

  暮色中的杭锦草原,光伏板阵列渐渐融入黛色天际。它们白天收集阳光转化为电流,夜晚则静静守护着牧民的安居梦。这恰如准能的乡村振兴之路:用产业之光激活乡土潜力,以教育之泉浇灌未来希望,让帮扶之力温暖千家万户。当光伏电站的输电线连接起城市与草原,当矿区复垦的沃野生长出致富果实,当校园里的读书声应和着牧歌悠扬——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壮美画卷正在北疆大地上徐徐铺展。光耀沃野,情暖乡田,准能人正以坚实步伐,在广袤的北疆大地上书写着一份央企担当、不负时代的精彩答卷。

责任编辑:闫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