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社会责任

内蒙古电力集团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供电公司:电力赋能“鱼菜共生”新生态 智慧大棚点亮乡村振兴路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7-16 14:39

郝悦淋

  7月仲夏,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802亩的土地上,200个智慧大棚正悄然崛起,一场“鱼菜共生”的生态种养革命即将展开。为助力这一特色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内蒙古电力集团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供电公司主动作为,以坚实的电力保障和贴心的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电力动能”。

  精准施策为项目建设“通好电”

  项目启动之初,公司便将其列为重点服务对象,深入现场调研用电需求。针对厂房基础建设阶段的临时用电需求,迅速4台250千伏安变压器接入临时电,确保施工机械、基建照明等用电“不断档”。同时,投资5万余元同步建设智能开关、计量装置等配套电力设施,从线路规划到设备安装,全程跟进、高效推进,用专业服务保障项目顺利“用上电”,为后续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智慧服务为生态种养“供好电”

  “鱼菜共生”项目对电力供应有着特殊要求—鱼类养殖需要稳定的增氧、温控电力支持,蔬菜种植则依赖精准的灌溉、光照供电系统。公司早已提前规划,待项目建成后,将根据大棚内不同区域的环境需求,提供动态电力调节服务,通过智能监测与灵活调度,最大限度提升用电效率,避免能源浪费。

  不仅如此,公司还将推出“上门服务+电力义诊”模式,定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大棚,检查线路安全、排查设备隐患,手把手指导农户科学用电,用细致服务解决项目用电的后顾之忧。

  电助增收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可靠的电力保障,不仅是项目顺利运转的基石,更是撬动乡村振兴的杠杆。据了解,该“鱼菜共生”项目预计将提供250个就业岗位,每个大棚年产值可达150万元,利润约50万元。从村民家门口就业到集体收入增长,从生态农业发展到乡村产业升级,电力的赋能让“集体与群众双增收”的愿景逐步清晰。

  电足则产业兴,产业兴则乡村旺。公司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用稳定的电流、贴心的服务,为智慧大棚项目保驾护航,让绿色生态的乡村振兴图景在源源不断的电力支撑下,愈发清晰动人。

责任编辑:刘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