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7-14 16:47
袁婧雯 柏成
南国风景秀,绿意染神州。
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公司为深耕江苏区域的第20年。“20年来,我们建成运营23家新能源场站,截至7月8日,已累计为江苏省增发绿电278.52亿千瓦时,可供全省8151万人民使用1000天,减少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种植了1.14亿棵树。”国华投资江苏分公司董事长苏志国说。
麋鹿踏过弶港风电场“风机群”。
绿水青山,不仅是生态之本,更是发展之源。从沿海滩涂到内陆水乡,从追风逐日到驭氢探海,国华投资驻江苏区域企业坚定国家战略部署,将“两山理念”深刻印刻在长三角的土地上,以环境友好型发电模式为针线,织就了一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交相辉映的“江南新画卷”。
“追风者”深耕“江南岸”,绿水青山初心不改
2005年,江苏正处经济腾飞前沿,能源需求日益旺盛。国华投资江苏分公司在东海之滨应运而生,第一站,便选在了拥有得天独厚风力资源的盐城东台。
海上风电,在当时是技术门槛高、投资巨大的未知领域。“我们从零起步,逐一破解陌生的海洋环境、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严苛的施工标准带来的问题,但大家都坚信,更清洁、绿色的能源结构是中国的未来。”回忆起那段岁月,公司原海工部经理裴泽伟感慨道。
从“风起江南”到全国领先,绿色发展是一以贯之的底色。2009年,国内首个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东台海上风电项目落地。为守护“白色森林”下的一抹蔚蓝,污水船、吸油船、固废船成了守护施工的“三大法宝”。80余艘船舶在广阔海面上穿梭,产生的固废被悉数“移”出海洋,通过合理规划,调整施工时间,最大限度避开了鸟类迁徙季和鱼类产卵高峰期。同时,为保护海洋生态,公司连续9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至今已投放各类鱼苗超5226万尾,并委托第三方机构长期监测,确保了项目海域水质15年来始终为优。
如今,这座矗立于黄海波涛之上的“白色森林”,已入选国家“中欧绿色低碳发展合作典型案例”。初期的“追风”岁月,为国华投资公司在江苏的绿色版图播下了第一颗种子。
框架重构,加速提质。进入第二个十年,国华投资公司加快了多元化布局。2018年,在如皋建成国内首个规模最大的双模商业化加氢站;2020年,在东台建成集团公司首个离岸型海上漂浮式光伏“风光同场”科技实证项目。“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我们既要有历史耐心,也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国华力量”。
“含绿量”激发“含金量”,新质科技效能释放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国华投资江苏分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近年来,公司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累计承担各级科技研发项目15项,申请专利50项。
东海上,白色风机有序转动。陆地上,运维人员点开智慧运维系统,机舱的3D大模型跃然眼前。“我们依托AI技术搭建智慧运维系统,实现了对风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预测性维护,机组可利用率高达98%,较改造前提高约5个百分点,预计年增发清洁电能2500万千瓦时。”该公司集控中心主任程俊说。
国华投资江苏分公司新能源集控中心。
科技赋新,能源发力,曾经“天上有风不能喝,露出滩涂穷荒坡”的盐城东台,如今已将海风“吹”出可满足约70万户家庭使用的绿色电能。2025年3月,东台四期海上风电项目完成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登记,获减排量85.7万吨,次日即摘得市场“首单”,成功开启了从“绿色发电”到“碳资产增值”的新篇章。
向深蓝探索,向未来发力。一座规划为“一个能源主岛、三个配套辅岛”的海上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正在东台海域加速崛起。该项目将打造全球首个离岸最远、容量最大的海上风光同场项目群,开创性地实现海上“‘风—光—氢—醇’+‘科技创新’”一体化融合,为新能源和氢基绿色燃料向海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稻花香”引来“丰收年”,披绿生金蹄疾步稳
2025年初夏时节,行走在泰州海陵区罡杨镇纯垛村,“渔光互补”项目如同一幅壮阔的画卷在水乡大地徐徐展开。一块块深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时而有白鹭掠过水面,在光影间翩跹起舞。村民孙大爷小心翼翼地在刚租赁的鱼塘里投放螃蟹苗,预计年底有超10万元的收成。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正是国华投资公司在苏绿色发展20年来的生动写照。
居民收入翻番、青年返乡创业、生态环境向好……傍晚的纯垛村,一塘渔火,万家笑语。
如何让绿水青山持续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新时代的大命题,国华投资公司结合自身技术给出了答案。
“我们的光伏项目选址多在茶场、水岸等村民生产活动区域,按照‘光伏+生态科技’模式,现已推进了62.74万千瓦的乡村振兴项目,为当地居民增收致富提出了新出路。”泰州项目部负责人李忠权介绍。为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该公司拨付专项资金用于环保和乡村亮化。施工中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通过设置沉淀池、车辆加盖冲洗、及时恢复植被等措施,将绿色工程打造成乡村振兴中的“点睛之笔”。
把好技术用起来,把好模式推出来。国华投资公司在苏企业稳步利用光伏产业技术优势协助当地优化产业结构,现如今,已建设渔业、茶叶等“光伏+”产业集群,预计为当地增收1000余万元。
国华投资江苏分公司东至茶光互补项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在国华投资公司耕耘江苏20年的实践中得到生动诠释,绘就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壮丽画卷。该公司持续以新能源为笔,书写更多精彩篇章,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央企力量。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