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水电七局试验检测分公司:工程“脉诊”,水下修补有“良药”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马勇杨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即便是微小的水下“病患”,也得及时“治疗”。
在运行近40年的铜街子水电站坝后水下,潜水员利用钢筋网绑扎绳结进行“脉诊”,精准找到“患病”位置,通过“外服”自研“良药”——高性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成功完成“治疗”。
近日,笔者从中国电建水电七局试验检测分公司了解到,其建材试验室新材料分部(以下简称“新材料分部”)研发的高性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和水下环氧砂浆成功应用于水下修补工程,经过了2个汛期的考验,施工效果得到业主的高度认可。
“相较于传统修复方式所采用成本高、工期长的围堰抽水干地施工,水下修补成本可降低一半以上,无围堰工期,优势更为显著,但国内市场现有水下修补材料强度低、施工性能差,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而且,水下修补技术应用少,成功案例更少,我们就需要研发高强度、与施工工艺相匹配的高性能水下修补新材料。”材料研发工程师相福壮介绍道。
如何获得水下粘结力效果良好的“配方”?
在国内外均无相关研究支撑的情况下,新材料分部一边摸索,一边对不同种类水下修补材料及施工技术进行深入调研和大量试验,欣喜地发现掺入少量特定分子量关键材料可有效提高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力学强度和施工性能。
为了找到凝结时间与强度之间的平衡点,保证混凝土在水下的强度,团队成员有时会半夜从宿舍爬起,赶来试验室观察混凝土的状态。甚至攻关小组会轮流开展24小时不间断控楼,以确保研发的高性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与室内试验效果一致,混凝土性能与工况相匹配。最终研发出了性能优良的自研“药剂”——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用掺合料。
团队颠覆性地将水下修补施工效果达到与干地施工一样好。以铜街子消力塘水下修复工程为例,不需要围堰施工,相比围堰抽水干地施工成本降低超1千万元,不需要跨汛期施工,工期缩短超30天。该修补技术还应用于四川嘉陵江凤仪航电枢纽泄洪闸下游消力池底板破损砼修复工程,经历1个汛期无明显缺损产生。
新材料分部力争当好“建筑医生”这一角色,通过数以百计的试配,不断攻克各类疑难杂症。历经两年多的刻苦攻关,团队已自研出大流动性、高强度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以及大流动性、低收缩、高水下粘结强度环氧修补砂浆,两种高性能的水下修补“良药”。并形成水下修补关键施工配套技术,取得了相关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1项水电七局工法、论文4篇。
新材料分部研发的水下修补材料经过实践检验对提升修补效率、提高水下修补质量大有裨益。未来,他们也将持续深耕水下修补领域,为更多的“亚健康”工程诊病治疗,助力新老水电站协同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