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8-22 14:45
用“心”服务 以“新”提质
——记国网运城供电公司用电班副班长赵婷婷
梁玥
“喂,您好,这里是电力公司。”这句温暖而专业的话语,赵婷婷已经重复了成千上万次。在国网山西运城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她的工位是连接电力用户与光明世界的桥梁。电话的这一端,是她七年如一日的坚守;电话的另一端,是无数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她不仅仅是一个声音,更是一位用“心”服务、用“新”赋能,从普通受理员成长为两度荣获国家电网公司“服务之星”称号的技术专家。
九年坚守:声音连接的万千期盼
2016年,研究生毕业的赵婷婷来到国网运城供电公司,成为一名95598客户受理员。这份工作在外人看来或许繁琐而重复,但在她眼中,每一次铃声响起,都代表着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托付。无论是客户用电业务的咨询,还是关于电费的细微疑问,她都以最大的耐心和同理心去倾听、去解决。
“电话另一端联系的都是对更美好生活的期盼”,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不辜负这份期盼,她不仅做到了有“问”必“答”,更追求有“呼”必“应”。她深知,高效派单的背后,是用户焦急地等待。为此,她主动学习业务知识,熟悉调度流程,将自己打造成一本“活字典”。同事们遇到疑难问题,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她。她还主动利用工单数据,开展“溯源分析”,查找服务流程中的症结,向管理部门提出改进建议,推动了问题的根本解决。这份超越本职的责任心,让她从一名接线员,逐渐转变为服务流程的优化者。
从“心”出发:舍“小家”为“大家”的抉择
万家灯火团圆时,正是电力人最忙碌的时刻。每逢春节、元旦等节假日,赵婷婷总是主动请缨,坚守在保电一线。在一个万家团圆的除夕夜,办公室里只有她和几位同事,窗外是绚烂的烟花,耳边是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她的手机屏幕亮起,是家人发来的视频,电话那头传来孩子稚嫩的声音:“妈妈,过年了,你怎么还不回来呀?”
那一刻,愧疚涌上心头,但她只是迅速调整情绪,温柔地对孩子说:“宝宝乖,妈妈在和叔叔阿姨们一起守护光明,让更多小朋友家里亮亮的。”挂掉电话,她又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在她的世界里,“把单位当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无数个日夜里最真实的选择。这份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是她对电力事业最深沉的告白。
以“新”引领:从服务专家到创新先锋
赵婷婷深知,仅有服务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唯有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服务质效。她将工作中的痛点、难点作为创新的起点,带领团队不断探索,从一名服务专家蜕变为一名技术创新先锋。
面对人力有限、服务不够精准等“卡脖子”问题,她主导研发了《地市级客户服务全景综合管理工具》,在全市推广应用,极大提升了工单处理效率。她还将前沿的RFM模型理念引入电力服务,研发的《基于RFM模型的用户用电行为分析及差异化服务研究》,让供电公司能更精准地识别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更是荣获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此外,她在反窃电、移动缴费、现场监督等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累计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多项软件著作权,并发表了十余篇学术论文。这些成果,无一不是源于她对一线工作的深刻洞察和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
匠心传承:一种精神力量的传递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赵婷婷不仅严于律己,更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事。她总结提炼的“中心服务指标法”,成为班组提升服务质量的行动指南。这套方法以客户需求为核心,通过设定关键指标、监控数据、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系统性地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作为单位的“兼职培训师”,她多次为新员工和公司同事授课,内容涵盖业务法规、服务技巧等。她还作为主要参与人,编写了《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投诉风险防控读本》,将自己处理复杂投诉的经验固化为制度,惠及更多人。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匠心”的内涵——不仅是把自己的事做到极致,更是要将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传承下去。
“没有一条路是白走的,不要吝啬埋头坚持的时光,惊喜会在未来出现。”这是赵婷婷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她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赵婷婷的卓越表现为她赢得了无数赞誉。她不仅两次荣获国家电网公司“服务之星”,还先后荣获山西省“三晋技术能手”、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巾帼建功标兵”“青年五四奖章”等一系列的荣誉称号。此外,她还成为山西省青年联合委员会第十二届委员,代表着社会各界对她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高度认可。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她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奋斗。
从电话另一端那个耐心细致的声音,到创新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技术专家,再到团队里言传身教的引领者,她用坚实的脚步,走出了一条融合了“心”与“新”的奋斗之路。她守护的不仅是万家灯火,更点亮了新时代电力人爱岗敬业、创新奉献的精神火炬。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