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8-04 16:08
——“90后”退伍军人的初心与担当
龙锦涛 向约 红杜瑜
在国网湖南电力的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身着橄榄绿,守护万家灯火;如今换上国网绿,依然坚守在保障电力供应的一线。国网湖南张家界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一班的李军,便是其中的一员。这位“90后”消防退役老兵,将12年军旅生涯中淬炼的初心与担当,融入铁塔银线间的日夜坚守,用行动诠释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誓言。
李军在四川雅安地震救援现场。
从“军装”到“工装”,蜕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
今年4月2日,李军与同事完成巡线返程时,一辆侧翻漏油的黑色轿车突然闯入视线。“有婴儿哭声!”他来不及多想,本能地冲向事故车辆。透过车窗,他看到一名女士被卡、血流不止,后排安全座椅上的婴儿哭得声嘶力竭。
“快一秒,就多一分生机!”李军徒手搬起石块砸开车窗,先将受伤女士奋力托出,又小心翼翼抱起满脸通红的婴儿。直到两人被安全转移,他紧绷的神经才终于放松。
七天后,被救女士带着锦旗辗转找到他,这份“猝不及防”的感谢,让李军有些不好意思。后续媒体相继采访报道,6月李军被认定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换成任何一个党员、任何一个曾穿军装的人,都会这么做。”他说。在他看来,无论是消防兵逆行冲向火海,还是电网人冲向险情,骨子里都是对“守护”二字的践行。这份刻在骨子里的本能,正是他从未改变的初心。
在车祸现场,李军紧急救援被困车主。
从“冲锋”到“守护”,改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担当
“穿着这身衣服,就要对得起胸前的徽章。”12年消防生涯中,老班长的话始终萦绕在李军耳边。从新兵到排长,他参与3000余次灭火救援,2次荣立三等功,6次获个人嘉奖,是队友眼中“最敢拼的人”。
2015年天津港特大火灾,他写下诀别信,成为第一批跨省增援力量,五天五夜不眠不休,只为阻止毒气泄漏、守护群众安全;四川凉山特大森林火灾中,他两度冲上4000米海拔的火场,却眼睁睁看着约定“灭火后吃火锅”的战友永远留在了深山。亲历生离死别的他,暗暗下定决心,要一直坚持、一直努力,坚守和战友誓言保护人民群众的决心,带着初心和信仰,延续彼此逆行的约定。
2022年,李军脱下军装加入国家电网,战场从火海废墟变成了崇山峻岭间的铁塔银线。2024年雨雪冰冻灾害,他主动请缨驻守武陵源百丈峡观冰哨15天,除夕前夜又星夜驰援长沙抗冰保电,只为让千家万户看上春晚;今年6月,面对1998年以来最大洪灾,他从出差现场凌晨返岗,冒着暴雨完成8条线路、22个隐患点的特巡,筑牢防汛保电防线。
“军人退役,只是换了个地方站岗。”李军说。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到“人民电业为人民”,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守护人民”的担当。
李军和同事用无人机对供电线路进行巡检。
从“平凡”到“非凡”,转变的是心态,不变的是热忱
“甘于平凡,但不甘于平庸。”这是李军常挂在嘴边的话。刚入职时,面对陌生的电力设备和复杂的山区环境,他也曾迷茫,但军旅生涯教会他“啃硬骨头”的韧劲。在公司复转军人培训中,他获评“优秀学员”;通过无人机飞手培训、技能竞赛,他快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输电运检能手,参与张家界500千伏变电站等重点工程保电,在五级电网风险下实现160余天安全供电。
在李军看来,巡线、检修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更要像“雕刻艺术品”般精细。“每一基铁塔、每一次操作,都连着千家万户的光明。“如今,他和6000余名像他一样的退伍军人扎根国网一线,没有耀眼的光环,却用“螺丝钉”般的坚守,成为实现“四强四优”发展目标的可靠力量。
从军营到电网,从橄榄绿到国网绿,李军的故事,是无数国网退伍军人的缩影。他们带着军人的赤诚与坚毅,在铁塔银线间续写忠诚,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这个八一,向他们致敬!
责任编辑:刘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