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人物

国网新疆建设分公司李占春:责任在肩 成长于行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5-07 15:55

邵平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长就是责任心的蜕变,”谈及职业从发展,国网新疆建设分公司现场管控专责李占春如是说道。这位1994年出生的年轻人,已是公司最年轻的业主项目经理。

  临近五月,南疆的天气已经开始炎热起来,在库车—阿拉尔—巴楚750千伏工程现场担任项目经理的李占春,已经习惯了工地上的寒暑往来。2018年入职以来,他始终驻扎在电网建设一线,以责任为笔、汗水为墨,在茫茫戈壁和风沙中书写下属于新时代电网人的青春答卷。

  让李占春印象最深的,是吐鲁番—巴州—库车II回75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这个项目是我的职业转折点。”他回忆道,“变电站投产过程中复杂的协调工作和高压环境,让我的抗压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当时,这位年轻的项目管理者曾面临沟通困境。面对繁重的协调任务和紧迫工期,他试图凝聚团队合力推进建设,效果却总不尽如人意。通过向师傅、主管和同事请教,他逐渐掌握了各项沟通技巧,最终化解难题。

  “我总结出来针对沟通,要不断学习和借鉴,通过公开、私下等各种方式,让对方的目标能够与建设管理目标保持一致,要对目标进行不同角度的论证去逐渐说服对方。”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中,在超特高压电网建设监管工作上,李占春快速“成长”了起来。

  2021年9月6日,吐鲁番—巴州—库车II回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李占春立马转战当年开工建设的伊犁-博州-乌苏-凤凰Ⅱ回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担任工程变电站扩建工程业主项目经理。这项工程是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新疆750千伏主网架西天山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高峰期,三个变电站同步开展消缺,协调时间紧、任务重,一天下来,李占春要接打电话近百次,经常一天内往返伊犁、博州、乌苏等地,几百公里车程成了家常便饭。针对工作强度不同的阶段,李占春对每个工程进行系统思考,安排3个变电工程在不同时间开始工作,减弱同一时期的工作强度,采用月计划、周协调、日管控的方式进行问题清单的销号,顺利完成各项工作。

  “连续高强度工作后,我会与妻子视频交流,讨论一些与工作无关的话题,缓解自己的疲劳。”与家人的交流沟通,是李占春缓解疲劳的方式。他的责任心,既表现在工程建管上,也表现在家庭关系上。

  2023年11月2日,伊犁—博州—乌苏—凤凰Ⅱ回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建成投运。至此,新疆750千伏输电线路总长度达到10135.235千米,成为全国首个750千伏输电线路长度突破1万千米的省份。

  “用责任与担当建设优质工程”,这是李占春心中的电网建设者精神。2024年,他承担起库车—阿拉尔—巴楚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建设管理,其中阿拉尔750千伏变电站临近塔克拉玛干沙漠。面对松软的粉质粘土地基,他组织团队采用7000余根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进行加固。在地基处理阶段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采用网格图、试桩、应力过程监测等方式解决相关问题。在艰苦环境中,他特别重视团队建设:“要对症下药,解决思想波动,以身作则带领团队继续向前。”

  七年风雨兼程,已连成一条通往远方的路。“当完成4项输变电工程建设及投产工作后,回头看自己已经在电网建设管理方面走了很远了。”他望着远方的输电线路,眼中映着铁塔导线的光辉。他常用话激励自己:“我们的同志要在困难的时候看到希望,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截至目前,李占春一共建管了11个单项工程。如今,李占春有了新目标:“帮助徒弟们成为优秀的电网建设者,期待他们比我更优秀的那一日。”他对年轻职工的寄语朴实而深刻:“对待未知的工作不要充满恐惧,要学会借鉴及掌握解决问题的逻辑及规律。”

  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这位“90后”电网建设者正用实干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