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人物

国网福建龙岩市新罗区供电公司苏向阳:铁塔银线系民生 电耀红土守光明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5-06 15:44

詹春艳 刘立

  苏向阳,党员,福建龙岩市新罗区供电公司项目部高级工程师,他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坚,累计实现技术革新3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同时,他传帮带近30名高素质青年人才,19人提升技能等级和职称,新培养6名专家及劳模工匠。他先后获得“国网福建电力优秀班组长”“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劳动模范”“龙岩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4月25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10千伏大溪支线线路改造施工工地,苏向阳正带领作业人员更换避雷器、安装金具等配网改造工作,为雷雨季节做好保障准备。

  2017年,苏向阳主动申请转岗到基层供电所,投身配网工程建设与运维工作。农村电网改造中,施工人员信息识别、器具管理、安全监督、施工工艺及质量稽核等方面一直以来都是薄弱环节。苏向阳发挥自己在系统开发方面的优势,工作间隙和业余时间都泡在电脑和书本中,短短6个月时间就摸索出一套“互联网+配网施工安全监控与工程质量管控”的新模式,并在数次完善后升级为“配网工程e管控”管理平台,由此实现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易管控”,一举揽获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一等奖。

  基层一线的丰富实践是苏向阳创新的源头活水。在长期服务用户过程中,苏向阳发现,现有用电监测系统无法做到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测,报修时长和停电时间较为不可控。

  2018年2月,他带领大池供电所配网运维团队研发二级漏带电监测器,可适用所有漏电保护器电能表中,通过这个监测器,供电所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客户用电情况并能自动定位停电地点,最大限度缩短抢修时长。当年6月3日晚上20时左右,龙岩市大池镇雅金村总漏保跳闸,大池供电所值班员陈怀翀携带定位仪,仅用10分钟就找到故障点,村民张镇山家里厨房插座暗线因墙体渗水导致绝缘层破损,火线对地漏电引发跳闸。

  “若没有这个二级漏保带电监测器,靠传统人工排查需逐户检测暗线,耗时长达4-6小时。”新罗区供电公司大池供电所技术员曹先德说。

  一直以来,“线树矛盾”横亘于闽西经济发展与安全之间的一道坎。新罗区盛产毛竹,毛竹高度刚好与10千伏杆线相当,两者容易发生刮擦,给林农生命安全和电力线路运行带来极大隐患。为解决线树矛盾“顽疾”,2015年,苏向阳通过多方走访调研,与当地政府、林业部门、林农合作,选取新罗区江山镇10千伏村江Ⅰ线为试点线路,在全国首创“一廊一带”线路廊道建设模式,引导林农在电力线路走廊下方改种杨梅树等低矮防火的阔叶经济作物带,既降低森林火险,又增加林农收入。

  2017年,村江Ⅰ线故障由年均24次下降至年均2次,供电可靠性从92%提升至99.8%,同时带动周边6个村庄发展杨梅采摘产业,实现“线树矛盾”向“生态经济走廊”转型。该案例成为2018年国网社会责任标杆项目、被国公司评为“电力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验证了“公共利益+林农增收”协同治理路径的有效性。

  “苏向阳不仅懂技术,更擅长把创新与实际工作需求有机结合。”新罗区供电公司青年员工唐昕说

  为解决基层员工大量简单重复的流程化业务,2022年8月,苏向阳带领数字化建设柔性团队创新推出数字员工“新小灵”。“新小灵”基于RPA技术,按照既定规则代替人工完成周期性、重复性劳动,自主开发13个 RPA应用场景,每月每个供电所可节省人工时长近80小时。其中在供电所上线的“新小灵早知道”功能,能自动编制并打印生成早会和值班记录报告,将故障抢修、采集异常、台区线损等9项数据整合汇集于一张表上,真正实现基层减负。

  截至目前,苏向阳名字命名的“苏向阳劳模创新工作室”累计实现技术革新3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苏向阳说,做实做细做精每一项工作,是他不变的初心。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