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5-06 15:46
邵平
四月底,“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已经弥漫着夏日的炎热气息,在和田~民丰、民丰~且末、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建设现场,国网新疆建设分公司线路项目室主管李俊正忙碌地穿梭在工地上,一丝不苟地做着导地线架设现场监督检查工作。
2025年,是李俊扎根新疆的第二十个年头。二十年来,他将个人奋斗融入新疆电力事业发展洪流,用坚守与奉献谱写着新时代电力人的使命华章。
扎根西部:从盆地到沙漠的青春答卷
2005年大学毕业季,从未踏出四川的成都青年李俊做出人生重要抉择——远赴新疆。那时的他不会想到,日后将建管我国沙漠线路最长的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其中90%线路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初到新疆的记忆仍历历在目:为提前了解这片陌生土地,他在QQ上遍寻新疆网友;从成都到阿克苏,54小时的硬座旅程。李俊说:“那时年轻,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正是这股劲头,让这个南方青年很快适应了新疆的干燥气候和饮食差异。
带着青春与热血,李俊很快投入到了他在新疆的工作。初到新疆的工作内容是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运维。在做线路巡检员的日子里,李俊走遍了阿克苏的八县一市,用脚步丈量着新疆广袤的大地,也在一点点适应着新疆的生活。
“那时候一些设备差,供电不稳定,所以经常会有断电停电的情况。周末基本就没休息过,晚上通宵抢修也是常有的事。有一年大年三十,我和同事连续两晚上通宵抢修线路。”
那时候的李俊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建管新疆很多重大的输变电工程,大幅提高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供电的稳定性。经常停电的情形,已经越来越少了。
在基层工作的7年时间里,他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线路维护骨干,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深刻体会到每一根导线背后承载着千家万户对光明的期盼。
工程攻坚:大漠深处的创新者
2013年,随着新疆超特高压电网建设项目的增加,李俊被借调到国网新疆经研院建管中心,担任新疆超特高压电网建设线路工程的现场管控专责,自此走上了电网建设管理之路。2018年国网新疆建设分公司与国网新疆经研院业务分割,李俊被划分到国网新疆建设分公司,从事电网建设管理。
为了在新岗位上更好的开展工作,他深知光靠工程建设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熟知规章制度,做好内外协调工作,系统、综合地掌控工程开工、转序、验收、投运等关键节点。面对完全不同的工作内容和更高的技术要求,他鼓足干劲,重新出发。
2023年3月25日,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开工,李俊任工程业主项目经理。该工程有936基铁塔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自然条件恶劣。沙尘暴、地表沉降、昼夜温差大等问题,成为制约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巨大难题。李俊深入工程一线,驻守在荒无人烟的工地现场,组织团队不断优化施工工艺。
沙漠中铁塔基坑开挖成型率差,整个基坑开挖过程中会出现大面积塌方,常常4个塔腿开挖完成后地面就形成了一个巨坑。李俊带领业主项目部成员集思广益,决定在铁塔基坑中布置垒沙袋、挡沙板,尽可能减少铁塔基础塌方。业主项目部还提出了“三快”施工方法,即快速开挖、快速准备、快速浇筑,在节约沙漠地区铁塔基础施工时间的同时降低了作业安全风险。
李俊始终坚信,电网建设没有捷径,靠的就是认真、靠的是坚持。他把自己丰富的一线经验融入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建管着每一项超高压电网建设工程。
李俊和团队成员依托工程建设开展发明创新,有6项成果分别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及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成果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研体系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成果获国网新疆电力科技进步二等奖,还获得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省部级质量管理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从变电站检修员到工程建管专家,从青葱岁月到不惑之年,李俊为新疆电力实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也见证了新疆超特高压电网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在环塔工程现场,他依然保持着“盯关键、守一线”的工作作风,从晨曦微露到星月当空,身影始终穿梭在铁塔银线之间。
截至目前,李俊已参与了新疆13项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2024年,他被国网新疆电力授予第三届“疆电楷模”称号。面对荣誉,他说:“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建设好超特高压工程,为新疆的电网建设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