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人物

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钢铁车间里的铿锵玫瑰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3-12 16:38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马永忠  张赟)一旁是有轨天车在忙碌移动,一旁是各种机器震耳轰鸣。3月7日,走进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修配分场精加工车间,一台高压水流切割机正在启动,操作它的主人叫王凤娟。在她的“发号施令”下,庞大的钢板被分割成尺寸、形状各异的板块,飞溅的水花和刺耳的机器声始终没有打破她的专注。 

王凤娟在操作水流切割机 600.jpg

  “刚接触机床时,繁多的操作按钮、数控代码和操作手册如同天书一般”。王凤娟看着车间里服役了15年的超高压水流切割机回忆道。2005年来到修配分场后,面对重达数吨的钢铁构件,她没有选择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积极主动学习业务,适应一线工作。她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机床参数和各类金属加工特性参数,机床操作台前总能看到她对照图纸反复模拟加工轨迹的身影。

  面对复杂的机床操作和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作,当老师傅们用经验判断加工余量,选择加工参数时,她虚心请教,一次又一次查阅技术资料,反复钻研加工实例,还主动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不仅熟练掌握机床操作技能,精准领会各种材料加工性能和加工参数。在多次紧急检修任务中,她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迅速定位并解决问题,高效完成超高压水流切割机下料任务,确保了后续加工工作。3本写满公式、画满加工图纸的笔记,一件件沾满油污的工作服,见证着这位“车间女学生”的蜕变。

  在工作中,王凤娟从不满足现状,总是积极探索创新工艺方法。在往年机组改造和检修中,她发现水轮机抗磨板下料环节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便主动提出改进方案。她经过多次尝试和模拟,优化刀具参数、改进加工流程和刀具轨迹路径,成功将单个抗磨板的下料时间缩短了15%,同时提高了加工精度。她的小创新小改进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为机组检修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她的同事们评价她:“她总是能从细节入手,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钢铁吊运、机床操作,虽然一线的工作环境艰苦,但她从未抱怨。她常说:“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职责。”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夜,只要有检修任务,她总是坚守在岗位上。在往年多次机组大修和改造期间,需要超高压水流切割机下料的任务多,时间紧,有时需要中午、晚上连班,有时需要节假日连班,她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完成工作,确保机组按时恢复运行。她的付出得到了身边同事的高度赞扬和认可,成为了大家身边的“巾帼英雄”。

  她是坚守一线的“追光者”,她是与钢铁对话的“女管家”,她是破解难题的“数控医生”,在她的身上闪烁出很多的标签。当同事问及三八节愿望时,正在水流切割机工作的她说:“希望更多的女孩知道,机床不只是男人的舞台。”在她身后,阳光穿透车间窗户,为钢铁构件镀上金边。这个用紧密数据编织水轮发电机组脉络的女工,正在钢铁丛林里书写着属于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巾帼传奇。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