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人物

“全国技术能手”何毅:不为浮华易匠心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11-27 17:04

刘开燕 凌丽

  金秋十月是四川高原地区巴拉水电站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此负责水电站生产筹备工作的何毅,荣获了“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春发其华,秋收其实。作为离水电站“心脏”最近的人,何毅在电站厂房地下水轮机层一干就是十年,靠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毅力潜心钻研,走出了一条新时代青年技能人才的奋斗之路。

崭露头角

  何毅来自农村家庭,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经历寒窗苦读,考上了四川大学。大学期间,何毅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并于2012年光荣入党,同年7月入职电建水电开发公司。
  新员工入职培训期间,培训老师喜欢用抽问来检验学习成果,多数员工经常被难住,开不了口。一次,在抽问到何毅时,老师拿出一张水轮发电机图纸,让他说出结构名称和作用。这位平时话语不多的小伙子,居然条理清晰地将老师的提问内容全部准确地回答出来,让众人大吃一惊。时隔多年,当时的培训老师仍然记得这个学习培训刻苦认真的年轻人。
  培训过后的何毅被安排在发源于毛尔盖草原的黑水河流域,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和茂县境内,是岷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平均海拔3544米,这里水资源充沛,规划建设有多座水电站。
  何毅先后从事电力生产运行、机械维护工作。公司一直延续“师带徒”的传统,何毅被调至维护班时,就与公司劳动模范张代云签了“师徒协议”,张代云是全程参与了黑水河流域最大的龙头水库电站——毛尔盖水电站从建设到投产发电全过程的老前辈,工作中严谨细致、考虑周全,在机械维护方面的实践经验非常丰富。
  “我的师父是劳模,刚开始我跟不上师父的节奏,压力真不小,那时我就下定决心,要快速成长起来,向师父看齐。”何毅回忆说。
  为了学习刮瓦的手艺,何毅主动去给检修人员打下手,站在旁边学习操作手法,业余时间就偷偷在旧轴瓦上反复练习,当大家看到他展示的刮瓦纹路时,不由得对这个踏实认真的年轻人刮目相看。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锻炼,何毅的技能水平得到了长足进步,自我感觉良好,但一次栽了“跟头”的工作经历让他有了深刻的反思。
  他作为站内现场监理,参与了水轮发电机组大修工作,由于水轮机大轴与转轮在拆装过程中原有的拆除装置无法将两者分离,何毅与外委施工单位共同研讨后准备在大轴上焊接加装辅助支撑工具来进行拆分工作,但此时何毅拿不准这个方案是否妥当。他立即打电话向在外出差的张代云求助,然而电话那头传来了师父严厉的批评:“你是否考虑过大量焊接和工艺控制不当,可能给水轮机大轴带来不可逆变形,进而影响机组整体轴线,整个大修进度如何保障?”
  师父的话如同一声惊雷,让何毅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在全面考虑专业问题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差点因为考虑不周而铸成大错。
  此后,何毅用这次教训时刻警醒自己。在长达十余年里,何毅以厂为家,苦练内功,潜心研究核心部件的结构特点和运行方式,探索确保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规律,并逐步从一名维护员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

精益求精

  关键时刻显担当,危急时刻见真金。当时,何毅所在的毛尔盖电站4号机组被偶发性调速器抽动问题困扰了一年多,设备厂家和专业工程师多次来到现场,先后给出了一些处置建议,但治标不治本,问题还是反复出现。
  何毅作为攻坚小组成员,他在网络上搜索查找了大量专业文献,同时结合机组运行原理、历史工况等数据,初步排查出了7处可能导致机组抽动的部件,起草了《毛尔盖4号机组调速器抽动处理方案》,并配套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措施。
  按照这个方案,仅用一个月时间,就顺利解决了困扰大家一年多的设备缺陷和安全隐患。此次消缺不但提升了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而且为公司每年增加约240万元的发电收入。
  在机组的日常运行维护中,何毅针对轴承油雾严重的问题研究出了一套装置,大大减少了机组的维护频次和停机次数,他这项名为《一种立式水轮发电机碳粉及油污处理装置》的研究成果,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对同类型机组解决类似现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2018年到2022年,何毅先后取得《水轮机接力器抽动故障分析与处理》《提升混流式水轮发电机有功负荷稳定性》等8项专业技术成果。目前,何毅参与的《一种水电站压力容器安全阀泄漏智能监测装置》成果正在申报专利,何毅从一名行业“追赶者”成为一名创新“领跑人”。

追求卓越

  2023年2月,何毅参加了全国行业技能竞赛水轮机安装工比赛,与来自14家企业的115名选手同台竞技,赛况相当激烈。
  这个项目对精度要求很高。何毅回忆说“在实操比赛中,一边要通过微弱的中心电测耳机中发出的微弱吱吱声,控制手中扳手扭动角度,一边要利用水平仪中数据大小,控制楔子板敲击的力道,让工件在毫厘之间精准移动,最终将安装偏差控制在头发丝直径大小的范围内。”
  因此,每个操作都需要他无数次的重复训练,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和努力。正是这种对工艺的极致和完美追求,何毅高分完成了所有比赛科目,脱颖而出,获得全国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最终一战成名。
  当下,正值在建项目巴拉水电站进入机电安装工程的关键期,巴拉水电站地处川西高原,高寒缺氧,条件更加艰苦,何毅主动请缨,第一个报名参加,成为第一批电站生产准备成员,并被任命为准备组副组长,负责现场具体工作。
  从这座大山,到更远更高的大山,何毅接到的第一个艰巨任务,就是如何合理应对高海拔地区发电机组防电晕现象。为此,他不远千里,前往哈电试验中心,全程参与定子线棒的防电晕模拟试验,试验取得成功,为设备适应高海拔环境下工作做好了充足准备。
  巴拉水电站机组采用筒形阀设计,这是一种难度很高的制造工艺,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何毅争分夺秒,对每一份资料都爱不释手,经常沉浸在图海里,加班加点组织编制了《巴拉生产准备工作方案》,并将自己在十余年电力生产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融入电站项目设计工作中,向设计单位提出水淹厂房功能设置、技术供水主备管路布置方式、厂房功区划分等多条合理化建议。
  当被问到今后的职业规划时,何毅说:“我的成长得益于公司提供了丰富的实训平台以及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今后我将立足本职岗位践行工匠精神,不断锤炼技能,把更多的智慧贡献到攻坚克难和科技创新工作中,更好地服务公司高质量发展。”

何毅专注调整水轮发电机组检修-机组中心钢琴线。朱亮摄

工作中的何毅。朱亮摄

电站现场巡检设备的何毅。朱亮摄

学习中的何毅。朱亮摄

    责任编辑:杨娜

  校对: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