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08-03 17:51
朱雯萱 王守良
6月,新疆华电苇湖梁新能源有限公司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返送电试运行工作拉开序幕,在生产现场,工作人员披星戴月,废寝忘食,与高温酷暑鏖战,奋战在工程建设投运现场,满面的灰尘挡不住他们前行的脚步,浑身的油污见证了他们对工作的热情,每一天都上映着一幕幕创新奋进、奋勇争先的画面。
生产准备“完成时”
早在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建设之初,华电新能华电新能苇湖梁新能源公司组织成立了生产准备工作小组,编制工作大纲,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和节点进度。将生产关口前移,安排人员参与基建项目可研、图纸及设备技术规范的审核,提前介入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
厉兵秣马练精兵,踔厉奋发新征程。华电新能华电新能苇湖梁新能源公司组织精兵前往现有同类型存量场站进行学习培训以及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从厂家收资,培训教材准备,入场安全教育,日常培训,安装调试阶段培训,培训考评等各方面实现人员技能水平提升再到编制详细建章立制计划,收集上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编制;根据专业分组,全天跟踪安装调试情况,编制启运前具体工作计划,设备命名编号,生产物资准备,现场标识及核对,保护定值整定,两票、报表、日志、台账等记录编制,重大操作程序和方案编制,倒送电前验收,再到机组试运等准备工作,让人员更早地掌握熟悉设备,提升技术素质,确保新建项目基建生产无缝衔接,设备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在项目送电前,安排33人次参加现场验收及并网前准备工作,对影响送电的缺陷进行处理,准备好送电操作票、安全工器具等,对送电操作进行演练。在并网投产前,所有工作人员已满怀信心,全部到位。
荒原上的“风语者”
迎着6月炙热的阳光,他们早早地奔赴工作岗位。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华电新能苇湖梁新能源公司高度重视,先后从片区管理各场站抽调出十余名技术骨干支援项目,有的同志为此推迟了婚期,有的将重病的老人托付家人照顾,大家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确保“630”节点前投产成功。几十个小时的连续坚守,每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困了就在颠簸的车上打个盹,争分夺秒的建设现场这是一线人员的真实写照。他们根据工作性质划分工作小组、合理调配人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凝心聚力,决心打好大基地并网这一场硬仗。
为了保证华电北疆基地风电三场送电成功,送电前项目负责人,细化任务分工,梳理操作流程,多次开展演习,科学制定周密的组织、安全和技术保障措施。上阵前“战士们”用冷水洗了一把脸,保持清醒的头脑,就奔赴“战场”,整个过程中谨记公司操作票管理规定,操作过程中防止误入错间隔、认真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一人操作,一人下令、一人复述操作,每当操作到一个设备节点时操作组现场检查设备状态正确无误后,即向调度中心回令。
漫长的夜晚,在等待电网调令这种最难熬的时刻,操作组人员一刻不放松,仍然在一遍遍的熟悉反送电方案以及操作票,历时12个小时14分钟的操作后,6月30日12时48分该风场并网发电,标志着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投产!这期间经历了无数的操作、检查、汇报……高强度工作让大家更加精神抖擞,不停地奔波,人们脚上起了水泡,还在咬牙坚持。
华电新能苇湖梁新能源公司最美的一线奋斗者们,用双手诠释职责,用肩膀撑起责任,用真心书写奉献,用汗水描绘人生。任何形式付出的辛苦,都值得肯定和尊重。向奋战一线全体职工致敬,他们是最美丽的人。
妙手回春的设备“医者”
技术监督中心作为公司技术支持团队,在大基地反送电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积极组织人员在送电前前往现场对送电过程中涉及的测控装置、保护装置、电流电压回路、非电量信息进行细致核对,如在西山220千伏汇集站在进行110千伏侧线路假同期试验时,及时发现线路测控同期回路的抽取电压存在接线错误问题,更改接线后保证了试验的顺利进行,为后期送电排除了不确定因素;又如220千伏盐湖南汇集站在送电时需进行110千伏侧带负荷测相量,为保证负荷的均匀分配,技术监督中心提前对4台SVG无功功率值、角度相位进行确定,保证了带负荷测相量工作一次顺利完成;再如光伏站检查过程中,对35千伏母线电压回路进行通压检测时发现A相电压回路存在短路情况,通过查阅施工图、厂家白图,及时发现主变高、低压测控中高、低压电压分别接入各自测控装置后在内部又进行了抽取电压的连接,导致外部接入的一路35千伏A相电压与内部A相电压发生了短路,问题原因找到后,第一时间联系是调试单位对电压短接连片进行拆除,问题排除。
此次反送电涉及220千伏汇集站2座、110千伏站4座、35千伏站1座,技术监督中心人员全程参与所有站的送电工作,提前验收,通过在送电过程中认真核对二次装置定值信息、系统电压、运行电流、角度相位、软硬压板状态等重要电气信息,保障了大基地项目一次性反送电成功。
大基地现场上的“奋斗者”
“万瓦粼粼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正是形容这如烧似火的天气,烈日炎炎下,在生产准备现场随处可见一个个忙碌的身影:220千伏草湖风电汇集站内主变下,他们手持仪器,紧盯参数,却无暇顾及已经湿透的工服;电缆沟内,他们顶着高温、全副武装,滚落的汗珠汇集在防护服里的低洼处,衣服湿了又干,满是汗碱;他们穿梭在生产设备现场,头顶烈日、脚踏火炉却依旧执着的查缺补漏,不给最终的送电留下一点隐患。
“邹纯超,快去休息”“快一点换人。”
“不不不,阿经理,我把最后这点儿收尾工作完成再回去。”
接到调度指令对220千伏盐湖南汇集站进行送电已过近12个小时了,邹纯超同志负责接打调度电话进行站内操作,熬了一个通宵的他眼睛里充满红血丝,声音沙哑,拿着对讲机和GIS室的同事核对隔刀以及断路器位置,乌鲁木齐片区阿合提非常担心他,一直催他去休息,可他依然坚持要把电送完。
“快快快,回去休息!”在不断劝说下,他终于肯放下了手里的对讲机和笔,回到生活区,看了眼时间已是23时30分了,他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早已凉透的晚饭,一边漫不经心地打开微信运动,“三万步”的数据着实让他吃了一惊,但他知道,步数的增加绝不会止步于此,奋进永无上限。饭后就回到宿舍扯着呼噜声疲惫地入睡了。
像邹纯超这样的同志比比皆是,他们早已把劳累抛在脑后,用专业娴熟的技能、勤劳的双手和敬业的精神在大基地的现场忙碌着。面对艰巨的任务和艰苦的工作环境,他们没有选择草草了事,而是更加认真仔细的检查每一处的问题。
在将35千伏2号SVG由冷备用转为运行时,由监护人王学辉,操作人李森森准确执行合闸命令后,开始默数倒计时40秒,期待着SVG充电完毕后QF1合闸信号的返回。然而,当倒计时结束后,仍然没有收到QF1合闸信号,而是听到了35千伏35V1断路器的断开声音。突击队同志们立即组织排查工作发现B26模块故障,然而此时并没有备件,怎么办?不能等,大家开动脑筋,各显神通,联系了相邻的各个场站,协调备件到场。此时已经是凌晨3点,气温骤降,人们裹着棉衣,抖擞精神,坚持在工作岗位上,“把脉问诊”,为缺陷“对症下药”,终于排除了故障,经过在场技术人员的反复的确认检查后,“继续操作!”现场负责人断然下令。在35千伏35V1断路器合闸上的那一刻,大家才都放下揪着的心,发出阵阵欢呼。
现场的同志们日夜奋战,不畏风雨,不辞辛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挑战与困难,与烈日“较量”,与高温“抗衡”,用坚守和汗水给出坚定的答案。一台台风机迎风起舞,一块块方阵向阳而歌。
因为他们的担当变得温暖,因为他们的坚守而熠熠生辉。他们就是华电新能苇湖梁新能源公司最美的战士,是挑战也是进步,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彰显不平凡的精彩,他们没有激情洋溢的工作宣言,有的只是坚定的目光,默默地坚守,守望着万家灯火通明。
默默付出的“敬业者”
为确保送电工作保质保量按进度圆满完成,后勤服务全体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向奋战在线的全体人员提供一流的保障。
夏日炎炎,凉意不断。高温天气容易影响食欲,以致无法应对高强度的工作,极易引发中暑或事故,为让员工吃好吃饱、有食欲,乌鲁木齐片区后勤部努力调动厨师积极性、开发创新菜式、创新口味,以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为一线人员提供水果、南瓜粥、绿豆汤等各种饮品,在渴解的同时解乏、补充能量,让一线人员以昂扬的斗志战斗,让员工“看见菜谱有食欲、吃进嘴里有惊喜!撸起袖子加油干、提产增效勇向前!”
“为了一线的兄弟能多一些清凉、能吃上可口的饭菜,我们责无旁贷!”乌鲁木齐片区后勤管理组长吐里洪说。
“大基地并网期间,从开始30人份的餐食增长到现在70甚至80人的份数,每天‘一日三餐’如何让大家吃好,如何按部就班的送餐,考验着我们后勤人。”现场厨师说道。
“今天的饭菜真香啊!”员工的点赞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新疆首个第一批大型清洁能源基地“诞生”
2023年6月30日12时酷暑难耐最后一个风场带电成功的那一刻,可爱的他们笑了觉得他们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些都是需要攻坚克难的勇气,齐心协力的合作和精湛的技术。一线职工们忙中有序,分工精确,工作精细,以最佳的状态和责任坚守生产现场,用行动诠释工匠精神。
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新疆首批国家大型清洁能源基地诞生。该项目建成后,新能源利用率可达95%以上,每年可新增“绿电”25亿千瓦时以上,年节约标煤超过8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210万吨,对全面提高乌鲁木齐市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优化提升产业布局、有效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助力乌鲁木齐市能耗“双控”目标实现。
大基地顺利并网标志着新疆华电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将再次赋能“零碳”未来,共谱新能源产业变革绿色“梦之歌”。华电新能苇湖梁新能源公司将全力抓好安全生产,绿色发展,提质增等工作,大力发扬工匠精神,用“精心保电”不懈怠的态度,照亮安全生产之“花”。
责任编辑: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