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科技装备

南方电网云南玉溪供电局:配网作业全过程监控管理平台投入应用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9-02 09:08

杨海洁 合俊舒

  近日,结合前期不足和缺陷改进提升,经过21项数字化工具整合,南方电网云南玉溪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自主研发的配网作业全过程监控管理平台正式投入应用。这是云南电网首个运用数字化工具的配网作业全过程监控管理系统,标志着配网作业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全面实现配网作业全过程“可观、可测、可控、可溯”。

  可观可测,实时掌握配网作业全过程

  “以前,作业全过程管理都是靠人工完成,通常以抽查的方式进行,存在问题发现效率低、整改闭环不及时的情况,未形成规范化流程。后来我们又根据各个业务的痛点研发出21项数字化工具,和前期比较,虽然解决了发现问题及时准确的问题,但还是存在闭环管理不及时,也没有形成有效规范化管理的问题。”研发人员合俊舒表示。

  在生产指挥中心现场,打开玉溪电网作业全过程监控管理平台,各个模块一览无余,首先是作业实时信息展示模块此模块根据气象预警自动化流程机器人,实时获取异常气象信息,并自动生成详细的异常气象明细同时,通过应急叫应数字化工具,快速获取相关人员与作业信息,系统对作业的地域分布和风险分布进行实时分析,并在可视化看板上,动态呈现作业数量、作业人员情况、风险分布,以及气象预警等关键信息。功能让管理人员能第一时间掌握作业动态,及时预警并科学决策,确保了配网作业安全高效进行。

  可控可溯,作业全过程透明化管理

  点击作业计划管理模块,展现在眼前的是月计划管理、周计划管理、日计划管理,划到周计划管理14个部门和县局单位,本周周作业总数为1602项,而这些作业从周一到周日,用不同的颜色划分包括:吊装作业、立塔作业、立杆作业、新导线架设等16项作业负荷分布。

  这些根据作业日历的数字化的工具、作业计划校对机器人、计划负荷分析工具等多项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对月、周、日、计划的全周期管理。在制定月度计划时,系统结合PDCA闭环管理,通过作业基准风险定级预测工具和作业计划录入校对机器人,自动扫描并记录各种问题,包括风险定级错误、发文计划与系统录入计划在风险等级、电压等级、工作方式上的不一致等。随后,系统会将所有问题归入月度计划问题库,并自动下发至各作业单位。执行过程中,系统会全程跟踪整改进度,确保所有问题都闭环处理。

  生产指挥中心作业风险监控班班长易亮说:“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现的问题,系统会将所有问题纳入问题库,以此来避免问题再次发生,提醒现场工作人员注意和整改闭环。”

  PDCA闭环管理,更高效地执行过程管理

  随后,在计划执行阶段,系统会先采集月计划与周计划数据,通过计划负荷分析机器人和特殊作业场景分解机器人。接下来是日计划的管控阶段。平台会通过作业日历数字化工具,采集次日作业计划,并启动日计划填报质量核查脚本,对管控人填报、工作负责人填报、管控层级合理性,以及动态分析评估进行全面核查,检验各单位的日管控机制执行情况。

  在作业执行阶段,也就是作业过程监控模块,平台融合了管控人到位核查、资质核查、日计划纳入校验、职业禁忌预警等数字化工具,实现了现场作业的六个不开工数字化转型。同时,平台会自动同步月度计划问题库(问题包括风险定级错误、发文计划与系统录入计划在风险等级、电压等级、工作方式上的不一致等),将采集到的次日计划再次与问题库比对,生成次日需开工但仍未整改的问题清单,并将预警信息推送至两级指挥中心,督促责任单位在开工前完成整改。通过这种数字化与流程化的深度融合,我们实现了从月初问题发现,到开工前改进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以前管理人员对管控人员的资质审核是否合格,必须在近7000名管控人员名单里查找,如同大海捞针一样,耗时耗力,现在在配网作业全过程监控管理平台扫描一遍,即可高效率获取该管控人员的相关信息。它不仅提升了计划的精准性和执行的刚性,更让协同更高效,决策更科学。”易亮说。

  说到此系统最大的亮点,合俊舒说“通过六大亮点实现管理智能化:全流程数字化覆盖、智能风险实时监控、计划自动精准管理、日计划精细管控、现场作业六个不开工校验及全生命周期闭环协同。”

  下一步,玉溪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将持续推进配网作业全过程监控精益化管理,提前部署、前期做细、过程做实,进一步提升配网作业全过程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配网作业全过程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