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5-15 07:08
——集团智能化矿山建设纪实
任朝辉
在巍峨的吕梁山麓,一座现代化智能矿山正在书写着中国煤炭工业的新篇章。中煤华晋集团紧紧依靠“安全、绿色、智能、高效”发展目标,在智能化矿山建设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传统煤炭企业的技术升级与管理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科技创新驱动 打造智能矿山新成效
走进中煤华晋集团科技信息中心,充满科技感的现代化设施令人耳目一新。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来自各矿井的安全生产数据、设备运行状态和环境监测指标。
目前,中煤华晋集团智能化示范工程大规模建成。累计投资数亿元,建成并投用各类智能化系统139项,其中王家岭矿列入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试点并通过验收。先后完成多项智能化建设项目:云计算中心为中国中煤"智控"项目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王家岭"数字孪生"选煤厂实现了多款国产先进软硬件与生产平台的深度适配;王家岭矿全域AI智能识别系统实现"全域监控、一屏尽览、过程追溯、齐抓共管";崖坪矿740智能化变电所达成无人值守和地面远程监控;韩咀公司智慧调度示范中心实现一键启动功能。
“十四五”以来,中煤华晋集团累计承担中国中煤重点科技项目6项,实施企业备案科技项目58项,累计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19项、中国中煤科技进步奖10项,授权发明专利16项,其中2024年授权11项,达历史最好水平。
科技赋能安全 构建智能防护新体系
走进王家岭矿井下,智能化的生产场景让人眼前一亮。这里不再是传统印象中“傻大黑粗”的煤矿形象,取而代之的是充满科技感的现代化矿山。该矿通过多项技术创新,构建了全方位的智能化安全生产体系。
在运输安全领域,中煤华晋集团自主研发了无轨胶轮车智能安全保障系统,该系统集成高精度定位和自动驻车功能,并与井下广播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实现智能联动,构建了全方位、多层级的安全预警体系。在瓦斯治理方面,创新应用分源精准治理技术,显著提升了瓦斯抽采效率和治理效果。此外,还开发了井上下设备智能诊断系统,实现了设备状态的远程监测和专家协同维护;同时引入微震监测预警技术,可实时监测工作面底板水害、围岩稳定性及越界采矿活动,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这些创新实践,让"科技兴安"的理念在矿区真正落地见效。通过智能化改造升级,王家岭煤矿在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同时,更构建起一套科学完备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科技引领掘进 开创高效施工新局面
在巷道深处,"启航号"TBM的轰鸣声奏响着智能掘进的进行曲。作为中国中煤重点建设项目,王家岭矿东翼副斜井在采用TBM施工前,曾使用传统掘进机和两臂钻车作业,不仅效率低下,月进尺仅能达到60-100米,还经常因地质条件复杂导致支护困难、施工停滞。
如今,面对断层软岩破碎带与涌水风险并存的复杂地质条件,施工团队主动出击,创新采取”定向钻探放水+孔中物探"的探放水工艺,首创的"长掘长探"探放水模式成为山西省首例成功案例。
在TBM带载调试阶段,针对锚杆钻臂运转支护效率低这一棘手问题,设备厂家及施工单位进行现场研讨论证,完成钻臂升级改造,极大缩短支护时间,提高了正规循环率。并通过优化推进系统、升级排渣系统、重塑储风筒能效等局部消缺改造,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使设备综合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施工效率较传统工法提升3-5倍,创造了单日进尺24.2米、月进尺450.4米的新纪录,为复杂地层矿用TBM施工提供了可复制的"王家岭东翼方案"。
智绘未来蓝图 提供行业转型新方向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历史交汇点,中煤华晋集团以“数字华晋,智慧华晋”为战略指引,正在书写着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
展望未来,中煤华晋集团正在谋划更具前瞻性的发展蓝图,将以建设数字孪生矿山大脑为核心,打造“灾害防治、工艺革新、智慧升级、绿色发展”四位一体技术创新高地,重点培育5G+智能巡检、AI辅助决策等创新应用场景。预计到下一阶段,覆盖全矿井的5G专网将实现井下设备毫秒级响应;第四代智能巡检机器人将具备自主导航、智能诊断等高级功能;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决策系统将完成从“数据可视化”到“决策智能化”的跨越式升级。
从传统开采到智能矿山,中煤华晋集团的转型之路见证了中国煤炭工业从“制造”向“智造”的历史性跨越。在这片蕴藏“黑色黄金”的沃土上,科技之光正在照亮行业未来。一个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现代化煤炭工业新图景正在中煤华晋人的创新实践中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