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科技装备

绿色燃料为航运脱碳注入“绿色动能”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1-26 07:25

——绿色甲醇和绿氨等绿色燃料替代或成为船运脱碳的关键路径

吴梦尧

  “全球航运业的脱碳充满挑战。国在这一转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作为替代燃料生产的领导者、清洁技术的主要投资者以及国际航运的战略枢纽,国完全有能力推动全球航运脱碳进程。凭借正确的政策、激励措施和技术进步,我们可以实现一个可持续且有韧性的航运业。”西门子能源股份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JuhaPankakoski近日在2024全球绿色航运大会上表示。

  船舶运输行业是全球贸易的基石载体,有超过80%的国际贸易运输量由船舶航运完成,航运业同时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庞大来源。液化天然气(LNG)、绿色甲醇和绿氨等绿色燃料替代是航运业实现长期减碳目标的关键策略之一,具有更大的减排潜力。作为绿色零碳燃料的主要来源,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迅速,为推动“绿色航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绿色燃料替代将加速航运脱碳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统计,全球航运每年消耗的化石燃料相当于2亿吨石油当量,燃料消耗占全球石油需求的5%;每年大约排放10亿吨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占运输业排放量的13%。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预计到2050年,全球船舶碳排放量将显著增加,占全球人为碳排放的比重可能从2020年的约3%增至18%。

  为实现航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目前业界主要从清洁能源、动力装置、能效技术、船载碳捕集等方面探索和应用可行的技术措施。2024年12月,我国工信部、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提出,要加快形成绿色船舶谱系化供给能力,优化提升大型远洋船舶LNG动力船型,加快甲醇、氨动力船型研发,探索开发燃料电池等新型动力船型,形成系列化绿色船型品牌产品。

  液化天然气是现阶段最成熟的替代燃料之一,其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比重油少约20%。然而,液化天然气仍是化石燃料,无法完全避免甲烷泄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液化天然气在近期和中期可能成为市场的重要选择之一,而电动船舶则在特定的小型船型和应用场景中展现出潜力。至于甲醇和绿氨燃料动力船舶,它们有望在未来具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西门子能源全球副总裁、亚太及大中华区(深圳)创新中心负责人赵作智说道,从长远来看,要实现2050年的绿色行业目标,绿色甲醇和氨仍是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向。

  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黄震也有同样的观点。他表示:“未来的绿色燃料将由绿电生产,而不是煤或天然气。绿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零边际成本,国内建设的光伏和风电项目不仅会提供绿色电力,还会成为绿色燃料的生产者。利用这些绿色电力生产绿色燃料是最好的储能方式,可以作为长时储能,并且可以广域利用。例如,从东北生产的氯甲醇可以运到上海或广州使用。”

  马士基·麦克-凯尼·穆勒零碳航运中心首席执行官Bo Cerup-Simonsen介绍说,绿色甲醇因其易存储和运输的优势,已成为备受瞩目的航运替代燃料。截至2024年初,全球已有269艘甲醇动力船舶在建或投入使用,涵盖散货船、集装箱船和化学品船等多种船型。

  航运脱碳仍需多方携手破题

  尽管甲醇燃料船近两年发展迅猛,但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从航运业减碳、绿色发展的新要求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绿醇等燃料的规模化生产正在逐步推进,其应用对船舶建造与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替代燃料和技术路线正处于多元化发展阶段,为船东在存量船舶的改造或替换上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些变化不仅带来了一定技术挑战,也为行业创新和合作开辟了新的空间。”赵作智表示。

  黄震院士表示:“绿色甲醇的生产现在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虽然说绿色甲醇达到每吨5000元,但是全球范围内,能够真正实现批量供应绿色甲醇的厂家极少,量还是很少。目前没有哪一种燃料能够完全主导当前的船舶市场,未来哪种燃料能够胜出也是有个过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尽快启动我国自己的绿色燃料市场。”

  他补充说道:“降低绿色燃料溢价,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是将航运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来启动我们国内的相关绿色燃料市场。”

  Bo Cerup-Simonsen表示,在全球层面,我们需要与国际能源组织等共同合作,降低绿色燃料价格。各国需要进行区域、国际等政策磋商,共同推动绿色燃料市场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24全球绿色航运大会期间,清洁能源国际创新联盟正式启动。该联盟是在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由西门子能源、国家能源集团、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三方倡议发起,由企业、专业机构和国际性社会组织自愿结成。联盟将立足海南区位特点及能源资源禀赋,搭建促进清洁能源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领先平台,在绿色能源转化、绿色氢氨醇产业链、绿色低碳产业园区、碳足迹、绿色认证等领域积极推动资源整合、驱动创新与国际合作。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