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11-07 17:16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吴庆华 程远 陈磊)11月6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南通市中央创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通创投公司)相关负责人来到南通市通州区供电公司,向该公司总经理李云鹏、副总经理徐冰赠送绣有“精益求精抓质量 众志成城保工期”“优质服务办实事 尽职尽责保供电”的锦旗。
南通医院中心是南通创新区重点建设项目,也是该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通创投公司投资规模最大、南通百姓最为期盼的民生工程。总建筑面积56.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500张,分三期建成,建成后将成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新园区,是江苏省明确的苏中唯一高水平省级综合医疗中心。
为此,通州公司积极沟通省、市公司,加快业扩配套工程建设,考虑到离南通医学中心较近的110千伏观音山变电站和小海变电站10千伏配电线路间隔已满,该公司通过分别从110千伏通甲变电站和神龙变电站新出线路分拆5条10千伏线路,满足医院中心电源点建设需求。同时,为了打通电缆施工通道,该公司还多次与南通规划、园林、路政等部门进行沟通,耐心做好环评和群众解释工作,力争使工程尽早开工建设。
今年3月,由于途径电缆需要穿越东快速路、通沪大道和东方大道三条高架底层路面。为了确保安全施工,该公司多次联合规划、交通、煤气管道、市政等部门,深入现场进行勘察,通过北斗路线精准定位,避开了污水、煤气等管道以及高架桥的桩基,并在出具施工安全评估报告的前提下,采用内径较粗、耐压强的PE管穿越方案,并在PE管内敷设电缆管道,既保障了电缆的安全敷设,又防止了穿越过程中的塌方现象,确保安全施工。
“整个医院中心有6座配电房,从去年12月初开始施工,我们就关注到配电房的电缆沟和照明实施的改造,尤其是站房地基的夯实,涉及后期的电气设备的安全进场和施工……”项目经理朱峰告诉笔者。为此,施工人员克服了冬夏季节连续阴雨、地下站房施工通道狭窄大型车辆运土不便等难题,改用小型车辆运输,解决难题。
由于南通医学中心在选择电气产品品牌上耗费大量时间,这样无形之中,又影响了产品招标的进度,加上外围电缆通道的施工又时时受到绿化迁道、房屋拆迁、环境评估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也导致工程多次受阻,进展一度不畅。为了不耽误工程施工,该公司通明分公司多次与当地政府沟通,通过每周召开一次进度协调会,并采取倒排工程,见缝插针组织大型施工等举措,推动工程尽快实施。
7月中旬,在南通医学中心的电气施工现场,这里的施工人员采用铲车将一台台设备小心翼翼地通过地下通道,运输到位。据统计,6座配电房共设92台10千伏高压柜、240多台低压柜、50台补偿电容器柜、12台交直流通讯屏以及6台双电源切换配电箱。由于地下配电房的坡道窄、房屋顶部耐压强度有限以及地下通道狭小,大型施工车辆无法将材料运输到位。施工人员反复研究,采取使用一台50吨的吊车,将设备吊到离地下室通道口20多米的地方,再用小型铲车,将设备分别运输到点位。
值得一提的是,9月初,施工人员在梳通南通医学中心5条电缆通道时,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其中,有一条老电缆通道由于长期废弃不用,里面堵塞了不少污泥和杂物,大家在疏通的过程中,时不时地闻到一股股恶臭。但为了快速打通,现场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发挥党员突击队的作用,许多人主动钻到电缆井下,一点一点,将淤泥和废杂物掏出。“我们最艰苦的时候,整整花了7天时间,一口气疏通180米的电缆通道……”该公司发建中心副主任施建回忆说。就这样,大家靠着一股强大的意志力,最终将5条通道全部畅通,敷设电缆30多公里,安装14台环网柜和85台电缆分支箱,最终,赶在9月28日前,将5个电源点设备全部安装到位。
同样,在地下配电间敷设电缆,施工人员也顾不得蚊虫叮咬,趴在电缆沟内,小心翼翼地穿越各种电缆,还有许多调试人员仔细核对设备和数据,认真做设备的安装调试……在现场,笔者还见到监理和检查人员,正不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和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按期保质推进整体工程进度。9月29日2时,南通医学中心一次送电成功。
责任编辑:江蓬新
校对: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