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电力迎“峰”而上 津门清凉一“夏”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2-08-23 11:18

电力迎“峰”而上 津门清凉一“夏”

——国网天津电力迎峰度夏保供电侧记

国电力新闻网通讯员 唐俊德 潘冬冬 鲁佳乐 津格尔娃

  虽时至处暑,但天津地区湿热天气仍持续保持高。国网天津电力153支应急保障队伍、3564名防汛人员、899辆应急车辆坚守在防汛保电一线。针对迎峰度夏“七下八上”的防汛特点,电力员工保持高昂的斗志,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打赢2022年迎峰度夏保电攻坚战。

  科学调度,“电网管家”力争“年中大考”满分

  “您好,天津市调,825分,2号机出力涨至30万千瓦。”“某发电厂燃气截至8148点,8月剩余气量907万方,可满足顶晚峰运行13次。”国网天津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里,电话铃声交错响起,此起彼伏。

  天津电网处于华北电网东部,接受陕西、内蒙古和东北的电力输送,处于“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重要枢纽地位。如果一次能源供应不足,将会影响整个京津唐地区的电力供应。

  今年夏季,高温天气持续冲击全国多数城市。天津电网负荷曲线不断攀升,电力保供面临较大压力。在这关键时期,国网天津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作为“电网管家”,严守电网安全前线,加强负荷监测,科学指挥调度。一方面与政府、气象部门及发电企业密切合作,建立日监测、日调度、日报告机制,紧紧盯住机组检修和受阻情况,结合电力平衡和电网安全需要,优化机组开停机方式;另一方面精准预测电网负荷,随时关注各发电厂电煤库存和剩余合同气量,确保机组能在有限的一次能源条件下开得起来、顶得上去,保证负荷高峰期的发电能力。

  已经连轴转了一个月调度计划专业人员郭悦说:“我和主力电厂沟通一次工作就要打10多通电话,地方自备电厂要打89个。气象局每天打一次,和华北电网调度也要每次打个三、四轮。电网调度计划工作人员每年在迎峰度夏期间都是精神高度紧张,今年尤甚。”郭悦的座机被同事们称为“最忙座席”,要见缝插针才能打进去有时候话筒被握热了,郭悦就用个小电扇吹凉了再继续打。

  电煤是电厂的“口粮”。但供应受铁路运力、合同兑现率等多方面影响,任何一个小小的因素波动,都可能整个华北电网电力供应产生影响。对此,调度值长宋永贞介绍道:“燃料对电力平衡安全的影响拉到满值的时候,考验的是电网调度的研判、管理的能力。因此调度工作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节省宝贵燃气,满足在负荷达到‘顶峰运行’时的开机需要,是我们作为电网‘管家’必须算的一笔精细账,力争夺得‘年中大考’满分。”

  “顶峰运行”是指利用夜间负荷低谷停燃气机组,节省燃气用量,把省下来的气用于晚高峰开机,在燃料有限的条件下,让发电机组发挥最大出力,保障各类电源“能用尽用”。今年度夏期间,国网天津调度控制中心通过加强与京津唐电网的协调配合,密切跟踪电煤、燃气供应情况,使天津市直调主力电厂电煤中长期合同覆盖率达到100%,没有发生非计划停电及发电设备受阻问题,为天津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共同参与,携手用户壮大可调负荷资源池

  811日,在天津市负荷管理中心滨海分中心工作人员汪宗达的协助下,某汽车铸件企业在“绿色国网”APP完成注册申报,正式参与到华北地区的电网调峰和削峰需求响应,在不影响企业产能的情况下,预计可增加电网辅助调峰能力约0.5万千瓦、需求响应能力约0.45万千瓦。

  如果说调度是发电侧的“电网管家”的话,那么,负荷管理中心就是供电侧的“电网管家”。这个管家带给用户的不仅有安全效益,而且有经济效益。这个经济效益有效激励了客户自觉地参与到保电网安全供电的行列中来。汽车铸件企业的设备工程部经理赵学军仔细地算了一笔账:在需求响应阶段,通过调整生产计划,企业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期,降低熔解炉生产线约1万千瓦的用电负荷,并在晚上电价低谷时期增加产量,一方面能获得政府约17万元补贴,另一方面还能通过峰谷电费差价节省电费开支。两者综合起来,扣除额外增加的生产成本,企业参与需求响应可增加净利润达20多万元。

  从国网天津电力获悉,今年全国首个政府授权的省级负荷管理中心天津负荷管理中心成立后,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做法,成为我市度夏用电高峰期保障电力供需平衡的“优先项”。

  天津负荷管理中心聚焦需求侧管理、应急调度、虚拟电厂运营、科技创新和交流培训五大功能定位,通过统一管理、调控和服务,实现了对电力负荷的精准控制和常态化调节。一方面通过构建市、区两级负荷管理模式,分别建成了滨海、东丽、北辰、宝坻、蓟州等五个负荷管理分中心,成为能源电力消费侧的智慧大脑一方面深挖电力大数据价值,开发智能代运维、楼宇用能优化等模块,开展针对公建楼宇提供“碳账单”等能效诊断分析服务,降低用能成本。同时通过在负荷侧加装能效终端,串起了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能源珍珠,实现了负荷分类管理与柔性控制,大大提升了负荷侧资源参与电网侧宏观调控的能力与积极性。

  “这些电网用户侧用能管理的系列措施,逐步形成了涵盖工商业、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微电网、负荷集成商等在内的多种负荷聚合模式。截至目前,天津已形成多时段、多品类的可调负荷资源池,可调负荷达561万千瓦,涉及用户1.8万余户,为迎峰度夏保供电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国网天津营销服务中心产品策划部主任程宝华说。

  科技赋能,保障汛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立功

  天津北依燕山,东临渤海,地势低洼,遭遇强降雨时,易发生洪水、内涝、潮水同时出现的情况。特殊的地理位置给天津电网防汛带来了严峻考验。

  814日,天津市迎来雨天气。当天,国网天津武清公司运检部变电运检室运维人员通过视频监控平台,仅用10分钟就对位于蓄滞洪区的110千伏致远道变电站完成了一轮远程巡检,依次检查了排水井、防汛沙袋等重要防汛点位,未发现险情

  入汛以来,国网天津电力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相关部署和国家电网公司要求,针对天津出现的频繁强降雨天气,注重应用科技手段提升电网防汛能力。

  防汛度夏期间,天气情况多变,能够快速准确掌握设备状态,对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十分重要。国网天津电力把提升电力防汛设备智能化水平,实施智慧防汛作为提升防汛能力的重要工作来抓。依托集控站建设和远程视频监测技术,为全市604座防汛重点变电站建起实时监控系统,安装了13404个智能摄像头,发挥新一代监控系统集中监测、一键控、远程智能巡检等功能,强化对设备的实时管控,为汛情下电网保供电联合指挥、快速决策、应急抢修赢得了先机。

  “之前,变电站一周需要专人开展三至四次防汛巡检。统一视频监控平台实现了防汛巡检全覆盖,巡检人员可以24小时监测变电站内防汛点位,并根据汛情远程启动站内照明和排水设备,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国网天津武清公司运检部变电运检室负责人王凤林说。

  “固定接线牢靠,传感器识别动作灵敏······小区智能水位告警装置运行正常。”812日,在南开区世纪花园小区内,国网天津城西公司巡检人员兰天宇和同事检查智能融合终端水位告警装置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智能融合终端水位告警装置是国网天津电力为应对电力设备周边环境浸水而应用的一项新装置。该装置通过交变电流采集积水电感参数,可准确判断周边环境是否发生浸水。

  “智能融合终端水位告警装置感应到浸水隐患,会第一时间通过远程通信方式,将隐患信息回传到监测系统,方便运维抢修人员快速定位及时抢修。”兰天宇介绍。

  目前,国网天津电力已在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部署安装了26套智能融合终端水位告警装置,提升了防汛工作精度,为迅速开展防汛应急保电响应提供了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