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电力:电力大数据“智慧支撑”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马野 报道“本周我省服务类经营场所日均用电量为1949.5万千瓦时,环比提高3.4%。对比同期,本周用电量为2020年同期的113.3%,同期比较上周提高15.1个百分点。”8月29日,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互联网部数据管理及分析处监测分析管理陈述通过电力大数据分析一周来吉林省服务类经营场所用电量情况,形成报告并呈送至吉林省政府办公厅。自2020年3月起,该公司每周为吉林省政府提供《服务类经营场所用电情况监测分析》,助力政府精准决策。
随着现代社会电气化水平越来越高,电力数据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温度计”和“晴雨表”。吉林电力发挥电力大数据“乘数效应”,积极构建大数据应用服务体系,为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打造新动能。
发挥“晴雨表”价值 分析发展速度
“这份专门为吉林省重点开发区量身打造的报告,客观反映开发区内企业运营状态,让我们准确掌握开发区各产业经济发展情况。”收到吉林电力发布的《电力大数据透视吉林省国家级开发区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9月2日,吉林省商务厅开发区处处长张华松啧啧称赞。
为帮助相关部门掌握开发区内企业发展情况,及时出台政策措施加快开发区建设,吉林电力根据电力大数据,对全省14家国家级开发区从产业、行业等多个维度开展分析,研究各开发区内企业运营活跃程度、成长性,为吉林省国家级开发区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提供强有力支撑。
电力数据能够精准透视经济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该公司通过开展“吉林省汽车产业链运行态势大数据分析”,从汽车零部件、整车制造、汽车销售等环节反映产业协调度、流畅度,辅助政府制定措施,保障汽车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转。
立足吉林省清洁能源大省、农业大省、汽车产业大省的特点,吉林电力定制研发10款电力大数据产品,定期发布《“电力看经济”研究分析报告》,对汽车产业、石化产业、医药健康产业等吉林省骨干产业进行业态分析,获得经济发展重要维度的数据服务,分析吉林省宏观经济情况,助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通过持续开展《服务类经营场所用电量大数据分析》、《吉林省节日期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等数据应用,吉林电力促进吉林省政府连续两年发布《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销费加快服务业恢复增长举措的通知》,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持。目前,电力大数据应用成果专题常态纳入吉林省政府《每日政府要情》,为政府部门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打造多维信用评价产品 解决中小微企业难题
“依据电力公司提供的清洁供暖行业企业信用报告服务,我们从吉林银行贷到了300万元,顺利地启动了办公楼电采暖项目。过阵子天冷了就用电采暖,不仅经济实惠,还清洁方便。”9月1日,吉林省梨树铁塔制造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英琪兴奋地说道。
吉林电力按季度编制《吉林省清洁供暖行业信用分析报告》,推送至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吉林省分行及招商银行长春分行,从电力视角评估清洁供暖用户信用级别,发挥电力大数据价值,促进绿色信贷,提出投融资及发展规划建议,辅助银行完善信贷政策,为企业融资增信提供支撑,助力吉林省清洁供暖行业发展。
今年以来,吉林电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电力数据价值,定期发布电力看信用助力绿色信贷系列报告,促进吉林省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利用电力数据覆盖面广、客观性强等优势,该公司自主研发企业信用评价大数据应用产品,以金融机构“信用5C分析理论”为基础,从成长性、诚信性、创新性和脆弱性四个维度构建企业信用评价模型,紧密契合政府、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需求,形成企业信用评价和供应链金融两项产品,带动金融生态链上下游协调发展,打造“电-银-政-企”共赢生态圈。
目前,该公司对全省76个行业170多万户企业开展电力视角信用评价,辅助金融机构合理授信,助力中小微企业贷款融资12.7亿元。
精准“画像”生态环境 助力守护绿水青山
“通过电力大数据平台分析监测显示,松原某垃圾无害化处理公司生产设备用电负荷持续增加,该限产整改企业可能已恢复生产。”9月2日,吉林松原公司将电力大数据平台监测信息及时反馈给当地生态环保部门。生态环保部门随即对该企业实行突击检查,发现仍存在环保设施未开启等问题,立即根据有关规定对企业进行停产整改处罚。
今年,吉林电力围绕“双碳”目标,深挖数据价值,探索电力大数据在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生态保护等领域应用,开展松花江流域重点企业污染防治监测分析,以电力数据赋能生态环境数字化监管,助力污染防治精准施策。
该公司与生态环保部门合作建立“电力大数据+环保”联动机制,利用电力大数据平台对排污企业开展用电趋势分析、行业用电对比、生产活跃监测,建立异常电量数据监控模型,纵向分析排污企业的日均用电量、峰谷比、行业用电量占比,横向对比同行业内其他企业用电情况,结合企业当前用电行为,实现异常生产企业快速定位、精准治理。
通过应用电力大数据辅助污染排放核算,吉林电力服务生态环保部门灵活制定监督策略,监督企业排放许可落实情况。同时,将电力大数据的监管信息推送到企业的自主监督设备,协助企业更好地承担环境治理主体责任,主动规范自身生态环境保护行为。
截至目前,吉林省共有520家企业纳入“电力大数据+环保”监测范围,电力大数据平台共采集排污企业设备运行数据739.9万条。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