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元阳局总结监督网格化工作,让廉洁“保命”五个规定发挥实效

来源: 2021-05-25

  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黄飞虎 报道 为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和云南电网公司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工作要求,元阳供电局牛角寨供电所党支部从酒驾违法行为等反面典型为镜,做到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坚决遏制“黄、赌、毒”和酒驾醉驾违法行为,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总结回顾支部监督网格化管理开展情况,确保廉洁“保命”五个规定要求真正在支部发挥实效。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监督责任。党支部在政治监督方面,支部采取定期加实时的方式监督好党中央方针政策,以及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在本支部得到贯彻落实。组织党员群众传达学《网、省、红河局有关“黄赌毒、酒驾醉驾”等通知要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六起问责典型案例》《关于9起典型违规违纪问题的通报》等廉洁教育活动,时刻提醒员工,不触碰廉洁底线,并组织全体员工签订了廉洁承诺。日常监督方面,按照元阳局《关于明确网格化管理廉政监督员的通知》要求,明确支部网格化管理廉政监督员职责,要求实时收集党员、群众意见和诉求,及时教育或处理发现的党员、干部违反纪律问题。建立《八小时以外重点关注人员台账》,编制季度《纪检监督四级网格管理监督检查计划》,报送《网格化监督发现问题报送表》,重点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风险人员的监督。廉洁风险防控(自我监督)方面,按照《云南电网公司供电所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指南核心业务自我检查的方案》工作要求,对业扩报装、计量、电费(电量、电价)、抄收、财经等核心业务流程中的廉洁风险点进行辨识,组织开展自我检查。

  建立监督网格化管理机制,为班组建设发挥保驾护航作用。支部认识到突破廉洁底线实行一票否决制重要性,组织建立监督网格化管理机制,推动支部管理体系、监督体系,在“抓早抓小”上狠下功夫,做到常态化的监督。从严管理党员群众,既关注“八小时以内”,也重视“八小时以外”,经常性开展廉洁警示教育,切实杜绝“黄赌毒”、酒驾醉驾等违法违纪行为。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作为重要的学阵地,抓好党性党规党纪教育,推动廉洁“保命”五个规定要求入脑入心。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底线意识,不踩“红线”、不闯“雷区”、不碰“高压线”。实现支部“黄赌毒、酒驾、醉驾”零目标,廉洁零纪律。为星级班站所和标杆党支部创建保驾护航。支部抓实监督网格化管理,以日常监督为重点,发挥廉政监督员的监督作用,将支部“两册”与配网“两册”、安全“保命”十个规定动作,以及廉洁“保命”五个规定等要求协同起来抓落实落地。将全面从严治党触角延伸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每名员工,打造“员工身边的纪委”,实现对全员、全业务、全天候的监督覆盖。切实守牢“两条底线”(安全生产、党风廉政)、确保“两个安全”(生命安全、政治安全)。

  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培训,组织全员警示,强化政治担当。组织观看了《走进科学,拒绝酒驾》、《守法自律更在“八小时”以外—建水供电局》专题片、《纪检监督网格化试点工作宣传片》;聆听了《一封家书》;组织学了《拒绝酒驾 安全出行》警示教育,宣贯了《红河供电局酒驾醉驾、黄赌毒专项行动治理方案》和《元阳供电局关于深入落实整治“黄、赌、毒”和酒驾醉驾专项行动推进计划》要求。组织人员开展元阳局警示教育视频会,党支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进行强化警示,对当前内外部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员工算好违法成本“七笔账”,并组织全体员工签订了廉洁承诺。同时,党支部还开展《2021年整治“黄、赌、毒”和酒驾醉驾警示教育及反思会》,对省公司专项行动方案和红河供电局、元阳供电局专项行动计划以及近期关于深入学反思酒驾醉驾等违法问题材料进行再学、再宣贯,以此案为鉴,举一反三,深入讨论,查找问题,达到警示一批,教育一片,促进整改。会后重新组织排查“八小时以外”重点关注人员台账;从优推选长期在岗,配置 “高配版”廉政监督员。通过网格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网格末端的 “探头”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牛角寨党支部为进一步增强党员群众遵守法律底线意识,自觉做到知法于心、守法于行,坚决遏制违法涉法问题增量,实现“黄、赌、毒”和酒驾醉驾“零目标”。下阶段,支部将继续加大监督问责力度,抓早抓小,切实把人管好、把违法问题管住,确保安全生产、队伍稳定。一是结合近期发生酒驾案例趋势,为有效遏制再次发生类似问题,从关爱员工身心健康和守住职业生命的角度出发,不定期对专职驾驶员、生产作业人员常态开展酒精测试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二是为提高网格责任意识和网格监督人员身份意识,提升网格监督效能,加大网格监督人员专项激励奖励。三是压实了支部负责人、网络监督员的职责,共同守牢廉洁防线。对典型违法问题学进行访谈,访谈重点围绕学的酒驾醉驾、“黄、赌、毒”等典型违法问题情况,进一步督促员工学成效入脑入心,让廉洁“保命”五个规定要求有效落地。

责任编辑:王安琪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Copyright © 2001-2020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电力报》、《中国电业》上的新闻,版权归中国电力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中国电力新闻网登载新闻业务的函:国新办发函[2000]232号。京ICP备1501736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09026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6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2238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21 互联网举报中心

广告直拨:江蓬新 010-5223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