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安全生产

国网重庆市南供电:配网带电作业进入智能化阶段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1-10 14:21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龚超)11月6日,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在南岸区10千伏阳石线63号杆作业现场,成功运用带电作业机器人完成引流线三相拆除任务。这一作业的顺利完成,标志着该公司在架空线路带电检修领域实现智能化升级,为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注入新动能。

  作业现场,搭载机器人的绝缘斗臂车缓缓升至高空作业点。该机器人集成多传感融合智能感知与场景重建技术,通过高清视觉系统精准定位导线位置,快速完成作业区域建模与路径规划。依托人机双臂协同设计,机械臂灵活执行抓线、固定、拆除等一系列动作,全程操作精准规范,仅用三十分钟便完成了传统人工1小时以上才能完成的三相引流线拆除工作。地面操作人员通过手持终端实时监控作业画面,无需接触高压设备,实现了“人在地上站,活在天上干”的安全作业模式。

615b5d1fce3729f4b194f377c77aac80.jpg

工作人员调试带电作业机器人。

3538f8d1442516b10094da81abf3d93e.jpg

工作人员在地面操作带电作业机器人。

0c4fd5bf036d5a176291fe7c307924c6.jpg

带电作业机器人进行作业。

  此次投入使用的带电作业机器人,凝聚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优势。公司采用基于视觉伺服的智能规划与自主作业技术,配合动态环境实时轨迹规划系统,确保复杂作业场景下的毫米级操作精度;高电压作业现场绝缘与电磁兼容技术的应用,实现“零触电”级防护,让作业人员与高压电场彻底隔离。同时,机器人搭载的智能学习与自主升级系统,能依托现场大数据持续优化作业流程,平台化设计可通过更换末端工具,灵活实现剥线、穿线、接线等多种作业功能。

  “传统人工带电作业需穿戴十余斤重的绝缘装备,高空作业劳动强度大,且存在触电风险。”现场负责人王磊介绍,机器人作业不仅将作业人员从高危环境中解放出来,还使作业效率提升40%以上,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作业质量更趋标准化统一。

  此次带电机器人作业的成功实践,是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推动电网运检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深化智能机器人在各类带电作业场景的应用,持续优化电网运检模式,以科技赋能提升区域供电可靠性与安全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电力保障。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