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 时间:2025-11-03 15:09
——新能源市场研报(2025年10月)
伍梦尧
(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
行业动态
单月装机量环比上涨超31%,光伏产业缓过来了?
10月2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我国光伏发电行业月度新增装机966万千瓦,相较前三月的低迷态势明显回升,相比8月736万千瓦的近三年最低点,回升速度更是超过了31%。这一数字一经公布,立刻引发社会关注,我国光伏行业缓过来了?
市场价格跟踪
市场价格维持平稳,供大于求局面未根本改善
10月,我国太阳能级多晶硅市场均价环比一直持平,n型复投料市场均价5.32万元/吨,n型致密料市场均价4.97万元/吨,n型颗粒硅市场均价5.05万元/吨。
行业快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拟新增可再生能源非电消费考核
5个项目入选2025年第十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
新疆风光机制电价竞价区间0.15~0.262元/千瓦时
四川2025年、2026年增量项目竞价范围0.2~0.4012元/千瓦时
宁夏拟绿电直连项目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总可用发电量比例不低于60%
吉林首次新能源增量竞价拟于11月开展
行业动态
单月装机量环比上涨超31%,光伏产业缓过来了?
10月2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我国光伏发电行业月度新增装机966万千瓦,相较前三月的低迷态势明显回升,相比8月736万千瓦的近三年月度装机最低点,回升速度更是超过了31%。该数字一经公布,立刻引发社会热议,我国光伏行业缓过来了?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国光伏行业在今年的整体走势。刚刚进入2025年的光伏行业,仍然延续了“内卷式”竞争带来的低迷状态。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以2025年6月1日为节点进行“新老划断”,分类型采取不同的竞价方式,瞬间点燃企业装机热情。尤其是在5月,为确保获得最后的政策红利,下游市场“甩开膀子拼命干”,创下了单月装机9292万千瓦的成绩,直接刷新了月度装机规模的历史纪录。轰轰烈烈的“抢装潮”,在节点过后如期落幕,我国光伏月度装机出现“瀑布”式下滑,被提前严重透支了需求的下游市场、乃至整个产业链重回低迷状态。直至9月,光伏单月装机曲线走出了一个转头上扬的“V”字,才终于让业内喘了口气。
是的,9月的单月装机量猛增,并不是光伏行业缓过来了,而是行业需要缓一缓,喘口气。
从各产业链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光伏行业仍处于去库存、去产能的关键时期,“内卷式”竞争的阴霾也还笼罩在行业上空。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5年初至3月,我国光伏产业链价格均位于底部运行,进入3月受抢装潮影响出现短暂回升后,在4月随抢装潮进入尾声开始快速下降,到7月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均已低于历史最低水平。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在介绍2025年上半年行业运行情况时直接表示,“全产业链各环节均陷入大面积亏损状态,亏损规模前所未有”。
想要把光伏产业拉出低谷实现发展回暖,并没有那么简单。正如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的光伏产业座谈会上所强调的,“光伏产业各方须深刻认识规范竞争秩序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共同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价格战走向技术和服务竞争”。无论是各级能源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还是光伏制造端企业、相关机构,想要彻底走出低迷时期,思想还需要正一正,经营逻辑也还需要再正一正。
另一方面,持续“暴涨”的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让部分地区已开始有些“不堪重负”,其中不仅包含资源优越但本地消纳能力较小、输电通道建设相对滞后的西北省份,甚至一些资源禀赋优秀且经济发展快、本身具备一定消纳能力的地区也包含在内。
例如,一向在光伏领域位于领先地位的“新能源大省”山东从今年开始逐步调整新能源布局,将发展重心从光伏向风电转移。山东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时明确表示,到2025年底,山东省光伏、风电装机比例将由目前的3.2:1优化到2.6:1,以更好发挥风光互补特性,有效缓解光伏发电出力“午间高峰、夜间低谷”问题。而这一政策转向,在山东省于9月开展的首次新能源竞价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首次竞价入选项目合计电量72.15亿千瓦时,其中风电入选电量59.67亿千瓦时,光伏入选电量12.48亿千瓦时。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是在山东,能源政策的转向,其实已在多地区出现,并不断向更多地区蔓延。这一趋势,也为光伏装机曲线重回上行带来了一定消极影响。
短期来看,我国光伏行业仍将在发展低迷期维持一段时间。谈及何时走出低谷,业内预期的时间从几个月、半年、2025年底……不断后推,至今还无明确“出谷”信号。然而,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上游产业链仍处于高位的库存及还要再延续一段时间的落后产能出清,或是下游市场正在面临的地区政策调整,都无法对走势回暖提供支撑。光伏行业短期内的低迷走势,其实是在预期之内。
长期来看,我国光伏行业的发展仍具备光明前景及强劲增长动力。
政策层面,我国已向世界证明了对于能源绿色转型的决心与行动力,发布了短期、长期目标,并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新能源发展政策、模式、重要任务、发展目标持续优化、完善,为光伏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空间、坚强的政策保障及明确的发展预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海外国家对于清洁能源及能源转型的需求日益增长,2023年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133个国家通过《阿联酋共识》共同设定了“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提升至11.2太瓦”的发展目标,截至2024年初联合国197个成员国均已认可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其中多数签署协定的国家确立了具体的转型目标,为我国光伏行业“出海”提供了巨大空间。
技术层面,我国光伏企业曾通过持续技术研发推动光伏发电效率快速提升,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持续涌现,近十年来助力全球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下降80%。未来,光伏制造端企业还将继续深化HJT、钙钛矿等技术研发,加快推动核心技术、关键设备的落地应用,不断提升光伏行业在统一电力大市场中的竞争力,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市场价格跟踪
市场价格维持平稳,供大于求局面未根本改善
10月,我国太阳能级多晶硅市场均价环比一直持平,n型复投料市场均价5.32万元/吨,n型致密料市场均价4.97万元/吨,n型颗粒硅市场均价5.05万元/吨。

图2 我国太阳能级多晶硅市场均价(2025年前10月)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市场方面,本月国内多晶硅市场始终较为清淡,市场价格相对持稳。一方面,市场对于四季度光伏装机走势的预期相对偏弱,电池组件订单增量有限,硅片企业开工率维持稳定态势,对硅料囤货意愿偏弱,以消耗库存为主。另一方面,从订单来看,四季度多晶硅月均产量虽提升至13万吨左右,环比增加8.3%,但多数企业本月可接订单已近饱和,余量供应极少。
统计数据显示,10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3.7万吨,环比增加6.2%,超过业内预期。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相关负责人分析,这主要是由于进入四季度后,部分企业为摊薄成本在有限产能内小幅提升了开工率。然而,由于同期硅料需求相对稳定,预计10月份新增库存将突破2万吨,创下全年单月累库新高。
据业内估算,到2025年底,国内太阳能级多晶硅行业库存量大概率将超过40万吨。当前多晶硅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善,短期或将在政策预期下维持弱势平稳运行。
行业快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拟新增可再生能源非电消费考核。10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文件指出,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分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非电消费最低比重目标两类,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按年下达,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落实。重点用能行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可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自发自用、绿电直连、绿证绿电交易(划转)等方式完成;可再生能源非电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可通过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可再生能源制氢氨醇等综合利用、生物质能非电利用等方式完成。
5个项目入选2025年第十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10月15日,国网新能源云平台公布2025年第十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项目总数为5个,核准、备案容量210.5兆瓦,其中集中式发电项目4个、核准备案容量207.5兆瓦,分布式发电项目1个、核准备案容量3兆瓦。同时,此次变更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55个,核准备案容量1377.74兆瓦,其中集中式发电项目12个、分布式发电项目43个。
山西省2025年分布式电源承载力还余401.29万千瓦。日前,山西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表示,拟组织开展2025年度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省级建设计划申报工作。根据同步下发的《2025年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承载能力统计表》2025年,山西省绿色区域分布式电源承载力合计还余401.29万千瓦。
新疆风光机制电价竞价区间0.15~0.262元/千瓦时。日前,国网新疆电力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度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竞价公告》明确,按照电源类型风电与太阳能(含分布式光伏)分类竞价,电价区间均为0.150~0.262元/千瓦时。机制电价执行期限为10年。已纳入机制的新能源项目,在执行期限内可自愿申请退出。
四川2025年、2026年增量项目竞价范围0.2~0.4012元/千瓦时。日前,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四川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存量新能源项目(不含甘孜州2020年南部光伏基地正斗一期竞争配置项目)机制电价按现行燃煤发电基准价0.4012元/千瓦时(含税,下同)执行;增量项目2025年、2026年增量新能源项目竞价上下限分别按0.4012元/千瓦时、0.2元/千瓦时确定,后续年度竞价上下限水平另行明确。
宁夏拟绿电直连项目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总可用发电量比例不低于60%。10月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就《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推动绿电直连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其中指出,绿电直连项目按照“以荷定源”原则,科学确定新能源电源类型和装机规模,确保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总可用发电量比例不低于60%,占负荷侧总用电量比例不低于30%,逐年提高不低于1.5个百分点,2030年前达到35%以上。上网电量占总可用发电量的比例不超过20%。在新能源消纳困难时段,项目不应向公共电网反送电。
吉林首次新能源增量竞价拟于11月开展。10月15日,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吉林省能源局联合印发《吉林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存量项目机制电价为0.373.1元/千瓦时。同时,相关负责人表示,增量新能源项目的首次机制电价竞价工作,初步确定于11月开展。
责任编辑: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