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0-25 11:04
——访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王可
在202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十周年之际,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以下简称“IRENA”)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接受中能传媒独家专访。作为第23次到访中国的“老朋友”,拉·卡梅拉在专访中高度评价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引领作用,并深入解析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中能传媒:今年是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十周年,请问您这是第几次参加?这些年来您对中国能源发展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拉·卡梅拉: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该论坛。事实上,我与中国的能源合作渊源已久,在担任意大利市政环境局局长期间,就曾专门负责意中环保与能源领域的合作事务。自2013年以来,我已先后23次到访中国,亲眼见证了中国在各领域的深刻转型与快速进步。
尤其在能源领域,中国的变革成效令人瞩目,不仅是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更是当之无愧的引领者。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同时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以可负担的成本向全球供应光伏面板、风机叶片等关键设备,为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度电成本分别下降超60%和80%作出了决定性贡献。这种技术与产业的双重引领,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了持续动力。
中能传媒:请问IRENA如何评估当前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特别是中国的发展步伐?
拉·卡梅拉: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正在加速。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创纪录的582吉瓦,这一数据清晰地指明了能源转型的方向。中国的发展尤为突出——2025年8月底,中国风光装机总规模突破16.9亿千瓦,占全球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近半,装机规模和发展速度均居全球第一。同时,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关联领域的突破,为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样本。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速度仍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目标。要实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11.2太瓦的目标,2025至2030年的年均增长率需提升至16.6%。
中能传媒:在加速转型过程中,IRENA认为全球可再生能源转型应如何增强韧性?
拉·卡梅拉:必须突破三大结构性障碍:首先是电网基础设施需要更互联、灵活;其次是法律与市场环境仍需改善,目前许多规则仍基于化石燃料体系设计;第三是需加强人力建设,帮助传统能源从业者转型,提升机构管理分布式系统的能力。
不过,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预计达750吉瓦,首次接近《巴黎协定》要求的路径目标。全球能源转型“最后一公里”的冲刺已然开启。
中能传媒:展望即将举行的COP30,IRENA将带去哪些关键信息与政策建议?
拉·卡梅拉:IRENA已做好充分准备,将以刚发布的《落实阿联酋共识:追踪2030年前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三倍、能效提升一倍的进展》为基础,提交行动导向的政策建议。
会议期间,IRENA还将发布生物燃料与能源专题报告,这一议题与COP30主办地巴西的自然资源优势高度契合,也将成为本次大会的重点讨论内容。其中,可持续生物能源发展是IRENA的核心主张之一,我们已启动2035年全球可持续生物能源四倍增长目标的讨论,并准备了多套实施备选方案,预计这一议题将纳入大会最终议程。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