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9-26 10:49
——第二届国际能源可持续发展(ESG)论坛观察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衣韵潼 赵坤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持续加剧,以ESG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未来前行的必由之路。
聚焦全球能源转型,ESG概念有哪些内涵外延?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的ESG发展又交出了怎样的实践答卷?9月24日,在第二届国际能源可持续发展(ESG)论坛上,记者尝试就上述问题找到答案。
ESG是能源转型“必答题”
“践行可持续发展(ESG)理念,是引领和保障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监事长潘跃龙认为。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同样表示,可持续发展(ESG)评价为衡量能源企业、评估能源项目提供了超越单一财务指标的更全面科学的评估框架。
在环境层面,ESG聚焦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社会层面,强调包容性与公平性,确保人人享有可靠的现代能源服务,推动公正转型,创造共享价值;在治理层面,要求企业完善透明治理、风险管理与商业道德,落实利益相关方责任。
当前,ESG正成为全球资本流动、产业合作、贸易往来的重要准则,并重塑全球能源产业的竞争格局和价值链,引领资本流向更绿色、更负责任的领域。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研究员赵勇强研判,在低碳转型这一全球使命下,ESG将引导能源投资更多向绿色低碳能源、灵活资源、基础设施三个方向涌流。
据了解,2024年,全球低碳能源转型投资增长11%,达到创纪录的2.1万亿美元,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到2030年,每年投资需增至4.5万亿美元,才能实现《阿联酋共识》中提出的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目标。”赵勇强说。
中国是全球ESG“领跑者”
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大潮中,中国正不断夯实引领地位。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投资国,在全球清洁能源投资中的占比已从十年前的四分之一上升至近三分之一。
2024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额达8180亿美元,占全球的39%,是在该领域投资最多的国家,占全球增量的三分之二。风电光伏仍为主要投资领域,其中,光伏投资的39.5%流向光伏电池以支撑技术迭代需求,风电行业94.5%的资金注入运营项目。
“中国正走上一条全面绿色发展的道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绿色产业。”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敬武表示。
以自身绿色转型助推全球清洁发展,当下,中国也持续推进能源国际合作,让转型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实现绿色共赢。
以中国华能桑河二级水电站建设为例。该项目是中柬共建“一带一路”重点能源项目,于2019年10月全面投产运行,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为柬埔寨最大水电站。
“该电站的建设彻底扭转了柬埔寨严重依靠国外进口电力的局面,为其国家电网提供了稳定的清洁能源。”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研究院院长舒安杰指出,这不只是中柬能源合作的生动实践,更成为两国友谊与共同发展的纽带。
行业实践绘ESG“进阶篇”
立足企业维度,中国能源电力的ESG答卷成色几何?根据《2025中国能源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ESG)评价报告》,2024年发布ESG报告的公司数量显著增加,信息披露透明度不断增强。
《报告》显示,通过对上海、深圳、北京、香港四大交易所上市的 632 家能源领域上市公司(不含ST、*ST公司)进行评估,2024年,披露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综合能源消耗强度的公司数量为342家、379家,较2023年分别增加90家、105家。
领跑企业中,长江电力、南网储能、新奥能源跻身前三,成为2025中国能源上市公司ESG评价前200中最为突出的行业标杆。
“在此次榜单中,中等评级公司居多,意味着能源上市公司在ESG方面的表现基本符合行业平均水平,公司能应对部分ESG风险并仍有改进空间。”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金融与法律分会副秘书长郭海飞分析。
聚焦电力企业的ESG发展现状,中电联会员与企业文化建设部主任毕湘薇表示,已有约九成电力上市公司发布企业社会责任及ESG相关报告,近八成制定了ESG有关战略规划,其中,约两成制定专项战略规划。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电力行业中依旧有不少企业治理架构不健全,ESG信息披露完整性不足、准确性欠佳。下一步,需以提升ESG治理能力为重点,开展多元化ESG实践,加快构建行业ESG信息披露体系以及符合中国特色、行业特征、与国际接轨的ESG评价体系。”毕湘薇称。
责任编辑: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