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能观察

观察丨高比例新能源时代已到来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4-07-22 16:06

高比例新能源时代已到来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冯聪聪

  自2020年9月“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7月18日,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自2018年以来,我国新能源利用率连续六年超过95%,与德国等发达国家相当。2023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约1.4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占总发电量的15.6%,取得历史性突破。

  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室主任叶小宁在发布报告时表示,按照国际能源署(IEA)等机构定义的高比例新能源阶段——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15%,目前我国已进入了高比例新能源时代。

  势头保持强劲

  过去一年,我国新能源增长突飞猛进。

  《报告》指出, 2023年,我国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2.9亿千瓦,占全国电源新增装机容量的近八成,是上一年的2.4倍,新能源新增装机已成为我国新增发电装机的主体。

  至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0亿千瓦,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达到36%,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其中,风电装机容量达4.4亿千瓦,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一;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超6亿千瓦,连续9年稳居世界第一。纵观全球,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占比均超40%。

  “我国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叶小宁说道。分省区看,青海省和甘肃省新能源装机占比均超过60%,河北、宁夏等22个省份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过30%。

  聚焦光伏领域,进入“十四五”以来,我国分布式光伏大规模开发态势显著,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新增装机均超过集中式光伏。随着2023年我国首批大型风光电基地项目陆续建成投产,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反超”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

  新能源装机量迅猛增长的同时,其利用率也备受业内关注。《报告》显示,自2018年以来,我国新能源利用率连续六年超过95%,与德国等发达国家水平相当。2023年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新能源利用率达97.6%,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津、沪、苏、浙、皖、闽、川、渝、桂九个省份,全年风电与光伏发电利用率均为100%。

  市场助推发展

  我国新能源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单,是政策、技术、市场、产业链以及系统等全方位支撑的结果。

  2023年6月,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这是我国首个“沙戈荒”基地外送电特高压输电通道,也是我国优化配置新能源资源的缩影。

  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建成39项特高压输电工程,跨省区输电能力超3亿千瓦,累计送电超3万亿千瓦时,打造了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世界级样板,中国电网成为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规模最大的新型电网。新能源并网和送出工程的持续加强,大大提升了我国新能源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各地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电力系统平衡调节能力持续提升以及电力市场的建设,对促进新能源‘多发满发’都起到重要作用。”叶小宁告诉记者,绿色电力市场政策持续完善,绿证绿电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对新能源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同样不容小觑。

  2023年,国家出台多项绿色电力市场相关政策,扩大绿证核发范围,实现可再生能源绿证核发全覆盖,并就有序做好绿证应用、鼓励绿色电力消费等提出了要求。

  《报告》指出,2023年,国家电网经营区绿电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绿电交易电量6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7%,自2021年9月绿电交易启动以来,累计完成绿电交易电量830亿千瓦时。2023年,国家电网经营区绿证交易规模快速增长,绿证交易量达到2364万张,同比增长约15倍。

  “不过,绿证制度与消纳责任权重统筹衔接依然面临问题和挑战。”叶小宁进一步说道,目前,我国促进绿色电力消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未能有效贯通,绿色消费核算认证体系、绿色电力消费核算体系与碳核算衔接机制尚未建立。

  对此,《报告》也提出了相关建议。结合电力市场化改革最新进展,以及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新阶段,《报告》建议在新的可再生能源法修订中明确市场主体承担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的法定义务;进一步明确绿色电力证书在消纳量和消费量统计核算方面的权威性、唯一性、通用性和主导性;完善碳市场核算规则,加强绿证抵扣的相关标准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碳排放因子测算方法、明确绿证抵扣范围与抵扣方法,做好与碳排放“双控”政策转型的衔接。

责任编辑: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