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能观察

观察 | 用空天力量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4-06-26 14:26

用空天力量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电力低空经济发展研讨会观察

中国能源新闻网见习记者 衣韵潼

  2024年是低空经济元年。这一年,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

  从政策热词到产业落地,当电力系统遇见低空经济,如何以颠覆性的低空智能构建能源电力新质生产力,助力行业跨越式发展?

  6月20日,来自政产学研各领域嘉宾共聚电力低空经济发展研讨会,围绕能源电力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前行擘画远景,贡献智慧。

  着力开发电力低空经济的广阔蓝海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它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融合5G、物联网、人工智能、低轨卫星等先进技术,辐射带动相关领域协同发展,释放强大动能。

  聚焦能源电力领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院院长欧阳昌裕表示,电力低空经济同样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立足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深化与低空经济的战略融合,从智库角度把握,至少有四个问题值得研究。

  “一是低空经济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战略定位与功能价值。要立足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结合‘十五五’电力规划,对电力行业、电网环节、电网公司的低空技术及其产业战略方向、融合规划布局、产业链培育发展进行研究。二是电力低空经济融合发展需要解决哪些难题。要立足于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电网,集众力、合众智,研究提出战略级、规划级以及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组织开展系统研究、集团攻关。三是如何加快培育发展国家电网公司的低空产业链。发展电力低空经济,对国家电网等中央企业来说,不仅要把企业自身的低空产业发展起来,还有义务和责任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带动国内各行业相关的社会资本、企业,共同发展电力低空产业链。四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现实急需解决的经济、技术、政策问题,使低空技术在电力系统、电网环节中更好地得到应用,深度融入电力事业、电网事业。”欧阳昌裕说。

  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杜贵和介绍,融合航空技术与电力应用两大关键要素,国网空间技术公司历经十余年的创新发展已做出系列实践。一是担当央企使命,勇做电力低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利用直升机、中大型无人机等尖端低空装备开展重大活动保电支撑服务;二是抢抓历史机遇,善做电力低空经济发展的先锋队,加快空域数智化建设,与各行各业共同创造低空经济发展新格局;三是坚定发展信心,争做电力低空经济发展的领跑者,推动产学研用各方的紧密合作与协同创新,促进电力低空产业持续繁荣。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理袁兆祥同样认为,电力低空经济的发展存在历史性机遇。低空航空器的规模化应用,为电力行业巡检、应急等作业提供解决新方案;低空飞行业的迅速发展,为电力平台对外数字化服务提供新可能;低空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为电力基础设施共享提供新方向。

  “未来,电力低空经济的发力领域将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袁兆祥指出,在应用方面,无人机、直升机等低空航空器在电力电网行业应用将逐渐成熟,存在进一步拓展空间;在服务方面,随着电动航空器快充、超充、高能量密度特性更为显著,电力电网行业将实现供电服务、辅助导航、杆塔共用、信息共享等多维度支撑;在引领方面,电力行业应急、巡检等诸多场景具有示范性、先导性特征,可基于这一领域率先开展研究,引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能源电力与低空经济协同发展

  2023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已达5000亿元。根据中国民航局副局长韩钧预测,到2030年,这一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万亿元,形成真正的万亿级别。

  产业规模快速扩张之下,低空经济的迅猛发展为电力行业带来了蓬勃机遇,但与此同时,低空飞行活动的急剧增加,以及相关规范的缺失,也让电力电网的服务能力、安全保供面临新的挑战。

  从技术层面看,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杜伟提出,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赋能电网发展,低空技术能全方位感知电网设备三维空间信息、本体健康状态、运行环境数据,开展空地协同施工检修任务,融合空间数据实现电网状态动态感知与仿真,或许能成为推动能源电力与低空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据了解,低空技术是指以真高1000米(含)以下的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搭载各类传感(作业)系统,对目标及其空间环境开展实时/准实时的多源信息外部感知、相关外部作业,并融合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空间数据处理、融合、智能化应用的技术。

  杜伟分析,借助低空技术完善电网建设,一是能实现快速巡检和故障识别,通过低空航空器搭载外挂吊舱设备精准定位潜在故障,在最短时间内覆盖电网线路,相比人工巡检更高效、准确;二是降低运维成本与风险,在运用低空技术降低人员高空作业风险的同时,提高巡检频率,降低大规模故障概率,压缩人力成本,并通过打造数字孪生电网支撑电网仿真分析;三是启动快速应急响应与灾后评估,实现数据快速回传,辅助开展物资吊运、带电检修等业务,加快应急救援、支撑应急指挥,加快供电恢复。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力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AMaze)主任吴华则表示,“能源电力与低空经济在当前新质生产力构建的过程中互为支撑,但若想真正实现二者协同,产业发展还应精耕细作。”

  他指出,首先,需要构建低空经济良性生态和各国际行业团体标准化体系,让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更好地参与协同,形成与电网的健康互动。其次,应建立低空飞行事故应急响应与协调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流程,提高应对低空飞行事故的能力和效率,确保所有服务低空基础设施的设备能看得见、管得住。最后,应充分发挥具身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积极建设低空之眼、低空之臂、低空之脑的具身能力以实现飞得稳、想得透、干得好,全面赋能发输变配环节,聚焦其中规划、建设、运维、运营等关键问题,为新型能源电力系统全面服务双碳目标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