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能观察

论坛 | 加速能源新基建 释放发展新动能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4-06-11 13:56

加速能源新基建 释放发展新动能

杨彪 刘素蔚

  随着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交融并进,能源新基建已朝着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不可逆转的时代方向迅猛发展,并成为能源行业释放发展新动能的核心支撑。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抓住能源新基建这个“牛鼻子”,因能源产业与能源格局制宜,聚焦于新型能源系统、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基础设施,通过运用能源大数据、能源数字技术、能源数字平台,对能源生产资料进行加工,进一步基于新型基础设施释放新动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能需求。

  呈现五大新特征

  当前,能源新基建已有所作为并仍大有可为,呈现出五大新特征。一是新格局。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的交融并进,推动了能源系统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激发了能源基建的新格局,为实现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二是新方向。在碳中和重要发展目标及能源结构转型的驱动下,作为能源新基建的重要载体,配电网建设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演进,电力系统规划向时间、空间维度延伸,能源生产行业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城市能源消费向数字孪生形态升级。三是新技术。随着能源新基建不断发展,能源技术将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进行深度融合,实时响应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进一步实现行业间的能源互联互通,达到更高效的能源管理。四是新产业。丰富多样的能源系统数据蕴含着大量信息和价值,发挥好能源大数据价值,催生能源行业新产业,有利于提高能源生产、供应、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效率,促进能源转型,从而进一步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五是新支撑。数字经济下电力算力基础设施融合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新支撑,与此同时,通过基础设施、生产运营、一体化运作等层面融合协同,形成强耦合链接,也可不断降低电力算力的电力供给、调度互济、算力使用等社会成本总和。

  避免三处风险点

  能源行业及其问题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与独特性,能源新基建助力能源行业发展,需要避免三处风险点。一要避免政策上的“一刀切”。推动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立足于各地能源禀赋,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协调好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避免运动式减碳。以煤炭行业为例,有必要针对煤炭行业“探、建、产、选、运、储、销、用”各环节,因地制宜建立全产业链数字共享与管理平台,以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手段,引领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二要谨防管理上的“一把撅”。一劳永逸式的“懒政型”管理,以文件落实文件,是能源新基建中需要避免的问题,需要根据能源资源实际情况,结合信息电力融合的物理条件,立足政策初心,从能源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出发,寻求更好的能源服务路径。三要注意新情况的“两面性”。能源新基建在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同时,可能也会带来新的风险点。以能源大数据为例,数据权属、保密责任、数字伦理、算法歧视、能源公平等新问题亟待解决,潜在的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问题也需要被考虑;又比如新能源消纳,分布式能源资源的接入和调度增加了电网调度的复杂性,需要更为精细的监测技术确保大电网安全可靠。

  做好三个统筹

  维护好能源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需要做好三个统筹。一要统筹安全与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能源新基建需要通过多能互补,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在全球能源地缘政治的大局下,以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保障社会用能安全。二要统筹监管与服务。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通过体系化的法律和政策措施,在加强能源市场监管和管理的同时,兼顾能源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立体化提升治理效能,以应对数字新技术带来的颠覆式冲击。三要统筹国内与国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对内依托能源新基建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实现传统基础设施升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基础设施前瞻布局,筑牢科技命脉。对外加速能源新基建“走出去”,逐步由试点示范迈向多元化、规模化,通过开发建设、设备供应、系统认证、平台服务等“中国方案”,依托能源新基建带动能源“朋友圈”,共同应对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碳关税等能源挑战。(作者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