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0-31 16:05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见习记者 赵雅晴 记者 赵坤)10月29日,“中国绿证:畅行中国走向世界——绿证走进京津冀”活动在雄安新区举办。本次活动是继“绿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证走进长三角”“绿证走进黄河流域”后的又一次重要活动,旨在推动绿色电力证书在京津冀地区的广泛应用,促进该地区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
本次活动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主办,国网河北电力承办。国家能源局、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华北能监局、区域各电力交易机构、发用电企业代表等共200余位嘉宾现场出席。活动采用“主会场+分会场”联动模式,在雄安新区设置主会场,同时在北京、天津及冀北绿证绿电服务站设立分会场,于京津冀区域各地同步开展宣介活动。
当前,我国已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国家推动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增长的同时,也建立了绿证制度,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引领绿色电力消费发挥了关键作用,成效显著。京津冀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能源消费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绿色电力需求旺盛。今年前三季度,京津冀区域绿证交易规模突破6500万张,同比增长86%。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表示,我国自2017年启动实施绿证制度以来,制度体系日臻完善,实现了全范围覆盖、全周期闭环、全过程透明、全环节高效,绿证权威性、唯一性得到广泛认同,国际认可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和消纳利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京津冀绿证市场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交易规模屡创新高。未来,国家能源局将加快建立强制消费和自愿消费相结合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机制,强化电—碳—证深入衔接,有效拓展绿证应用场景,释放绿证消费潜力;进一步加强绿证国际宣传,推动绿证国际互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好地服务。
活动现场,来自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绿证在京津冀地区的创新实践和发展前景。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京津冀地区作为全国主要经济圈之一,绿证绿电交易的领先地位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此次“绿证走进京津冀”活动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提升绿证在京津冀地区的普及与应用,推动地区能源电力消费绿色转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在绿证领域的创新实践生动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为全国绿证推广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三地协同创新,共同推动了京津冀地区绿证市场的蓬勃发展。
北京积极推动园区绿色转型,探索绿证绿电与碳交易、绿色金融业务融合发展。以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通过政企联动共建零碳园区,园区实现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基础设施低碳发展。建立电碳协同抵扣机制,重点碳排放单位实现以市场化手段购买使用的绿电碳排放量核算为零。电力交易机构与金融机构联合,推动“绿电绿条通”和“绿电碳融通”成功落地,帮助企业获得更低利率、更高额度的绿色金融支持。
天津成立全国首个省级绿证绿电服务中心,推动重大活动全绿电办会。天津于2024年成立全国首家省级绿证绿电服务中心,推出“助企暖企”15项服务举措,实现“政策一站汇聚、流程一图读懂、服务一体联动”。在全市27个供电营业厅设立绿证绿电服务专区,配置交易网格员,提供市场宣传、咨询、业务指导等服务,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在今年9月份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会议主场馆、机场、高铁站、海河游船码头等重要服务场所共获取绿证3250张,实现全绿电办会。
河北扎实推进绿证全覆盖,推进数据中心用能绿色转型。建立了一整套保障数据质量的流程和机制,打通各专业间数据共享通道,全面归集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档案信息与电量数据,为大规模绿证核发交易提供坚实的数据底座。截至目前,国网河北电力已助力河北省新能源企业实现绿证核发量突破2亿张。积极推动数据中心绿色用能,为市场主体提供了可借鉴的绿色转型路径。结合企业绿证购买量等信息,构建绿色电力消费核算机制,帮助企业精准核算“绿色电力消费账”,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绿证走进京津冀”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京津冀绿证市场进入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未来将进一步推动绿证在京津冀区域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应用。
责任编辑:闫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