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能源头条

十年跨越 全球共筑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9-10 16:25

——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十年成果综述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王可

  2025年,正值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十周年。

大会现场。

  十年前“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智慧高效”的理念种子被播下,如今已茁壮成长为连接五大洲的能源变革之树——从中国倡议升华为全球共识,从规划蓝图转化为跨国实践,见证其在凝聚共识、开放合作、绿色变革等领域的突破性成就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辛保安

  9月8日,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联合主办的2025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在京召开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近千名嘉宾齐聚于此,共忆十年成果,共绘未来蓝图。

  凝聚广泛共识的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全球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对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至关重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评价,道出了这一倡议的全球价值。

  十年间,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完成了从“中国声音”到“国际共识”的跨越。在国际治理层面,倡议被纳入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系列工作框架,连续六年写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报告》,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在多边合作机制中,无论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还是中阿合作、中非合作机制,这一倡议都通过清洁能源项目落地、技术标准互认等务实方式不断推进,持续深化区域协同与发展合作。

  从非洲到拉美,从亚洲到欧洲,国际社会对这一倡议的认同不断深化:马拉维能源部长易卜拉欣·马托拉称赞倡议为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方案,正日益成为深化全球能源合作的重要平台与行动框架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赛义夫·拉曼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可通过组织跨区域研讨会、专项培训,以及推动周边电力企业技术兼容、优化跨境电力传输系统等方式,为能源互联提供实操支撑;在国家层面,老挝明确愿借其打造东盟“蓄电池”,阿塞拜疆则寻求在绿色能源走廊建设中深化合作;国际能源署(IEA)、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等机构更将电网互联互通列为能源转型核心举措。

  正如联合国副秘书长、西亚经济及社会委员会执秘罗拉·达什提所言:“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践行多边主义、实现全球公共产品的典范。”

  坚持开放合作的十年

  “我们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精神,打造共商、共建、共融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生态圈”合作组织主席辛保安的表述,道出了过去十年合作组织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的核心思路。

  作为在中国注册成立的能源领域国际组织,合作组织自诞生起便肩负着特殊使命——动能源革命、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十年来,这一平台的“朋友圈”持续扩容、合作网络不断深化。会员数量从初创期的80家增长到1390家,覆盖143个国家,涵盖企业、智库、高校、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其中亚洲822家、非洲197家、南美洲80家。在此基础上,合作组织进一步构建“会员+联盟+合作伙伴”的立体协作体系,不仅组建起大学、智库、装备、金融四大专业联盟,还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非盟、东盟等60余家国际机构、政府及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仅2025年大会现场,就新增与联合国拉加经委会、亚洲开发银行等8家机构的合作,让全球能源协作的纽带越系越紧。

  合作的价值,更体现在实打实的能力共建与民生赋能中。截至2025年,合作组织已为100多个国家的8000余人次提供能源转型培训,在马拉维落地“非洲光带”光伏项目,协助布隆迪修订《电力法》吸引私营投资,助力全球南方国家突破能源贫困瓶颈。“电网互联不仅是电缆工程,更是连接生计、创造就业的繁荣之路。”津巴布韦能源与电力发展部常务秘书马格博的话,道出了合作的民生温度。

  引领绿色变革的十年

  全球能源互联网不仅是工程,更是理论与技术创新的载体。十年间,该倡议通过技术突破、标准构建、项目落地,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可操作、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技术创新上,合作组织发布近100项成果:《数智化坚强电网》首创电网与数智技术融合的理论框架;《全球电力发展指数研究报告》科学评估全球各区域和主要国家电力发展水平,助力各国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国际标准体系建设同步迈入新阶段。6月,合作组织发布首批7项国际标准,涵盖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跨国电网互联等领域,由9国160多位专家联合编制,填补多项国际空白。

  项目落地层面,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践版图”持续扩大。合作组织建立的全球能源互联网项目库已收录900多个跨国跨区域项目,其中中韩联网、中缅孟联网方案推进可研,刚果河下游水电开发启动神农架光储微电网等项目更实现“能源转型+生态保护”双赢——该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29吨,为金丝猴保护筑牢零碳屏障。

  十年迭代不止

  站在十年节点,合作组织在大会上提出清晰展望:到2050年,全球电源总装机约400亿千瓦,清洁装机占比约90%,总用电量将达到82万亿千瓦时,跨洲电力流达7亿千瓦,以清洁电力满足全球需求。

  面向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路径愈发明确。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积极支持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在全球能源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同构建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对此,中国提出四点倡议:共同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化可再生能源发电、电网互联、智慧能源等领域合作;共同推动能源技术创新,联合开展能源清洁化利用技术研发;共同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加强能源可及性合作;共同推动能源资源和产能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企业作为实践主体,也在积极布局行动。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钱朝阳主动发出合作邀请,欢迎全球伙伴与南方电网围绕“互联互通”主题,在跨境输电项目建设、国际电力技术标准制定等全领域深化合作,尤其希望联合周边国家强化电网互联,推动能源资源更高效的共享利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总经理李富民则表示,将深化水风光储一体化开发,目前该集团境外清洁能源装机已超1300万千瓦。

  “让我们共同行动,携手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让绿色低碳的电力之光照耀世界,开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合作组织副主席刘泽洪的总结,道出了各方的共同期待。

  倡议从中国走向世界,项目由蓝图落地实体,十年耕耘,全球能源互联网已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国际平台。站在新起点,这一倡议将继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闫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