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能源头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泸定灾区供电基本恢复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2-09-20 11:28

  国家发展改革委9月份新闻发布会通报

  泸定灾区供电基本恢复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 (记者王若曦)9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9月份新闻发布会,会上就发用电、投资项目审批、经济发展态势、极端自然条件下能源保供、新能源汽车发展等情况进行了通报。

  针对近期四川泸定县发生的6.8级地震,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截至目前,灾区供电已基本恢复,部分用户按照当地政府要求暂未恢复供电,已转移至安置点供电。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仍将密切跟踪地震灾损情况,同时,充分考虑灾区属于‘三区三州’原深度贫困地区等因素,根据有关规定积极研究提出方案,支持受灾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

  泸定地震灾区:做好电力设施抢修和抗震救灾能源保供

  今夏,四川省极端高温天气与近期泸定地震对能源供应形成挑战。

  面对我国电力电量超预期增长,特别是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极端高温天气对电力保供的严峻考验,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和各地区、有关企业,加强统筹协调,强化保电措施,狠抓工作落实,较好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度夏用电需求。

  多方面举措应对四川高温干旱天气、做好能源保供工作。跨区通道按最大能力支援,统筹调配全网资源支援四川,安排8条入川电力通道全部满送,单日最大支援电力达1200万千瓦,单日最大支援电量达1.32亿千瓦时。全力保障民生用电需求,指导地方政府及时启动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应急预案,协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调集50台应急发电车紧急驰援四川,保障民生和重点行业用电需求。全力做好天然气的供应保障,协调保障四川地区天然气生产供应基本稳定,保障燃气电厂发电用气充足供应。

  泸定县6.8级地震发生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抗震救灾相关工作。同时,持续开展煤电油气运保障调度,第一时间与应急管理部、交通运输部等单位和有关中央企业联系,密切关注灾情以及对煤炭、电力、油气、交通等运行造成的影响,指导做好受损电力设施抢修恢复和抗震救灾能源保供工作。

  经济发展: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

  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全社会用电量均实现增长,审批核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社会事业、能源等领域。

  发电方面,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5.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8月份发电82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增速比7月加快5.4个百分点。

  用电方面,1~8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4%,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1.0%、1.4%、6.1%和15.8%;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0.7%。

  投资项目审批方面,1~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4个,其中,8月份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个,总投资802亿元。

  此外,针对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份经济数据,孟玮表示:“主要指标显示,我国经济总体延续了恢复发展态势。其中工业生产持续恢复。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比7月加快0.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以及新能源汽车、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太阳能电池等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今年前8月产销量同比增长1.2倍、1.1倍

  今年以来,在稳增长、促消费等政策支持下,我国汽车产业克服疫情等因素冲击,呈现出恢复增长的良好态势,为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出口34万辆,同比增长97.4%;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比重达到22.9%;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

  孟玮补充:“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关键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充电基础设施等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可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良好基础,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主要得益于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规划政策体系、比较完备的产业支撑体系、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持续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环境。坚持“全国一盘棋”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按照区域集聚、主体集中的原则,构建布局合理、发展有序、运行高效的产业格局。鼓励企业充分依托我国产业基础,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部件和基础共性技术,持续提升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深化国际合作,鼓励中外双方企业深化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和互利共赢。

  责任编辑:张栋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