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煤炭运销协会 时间:2025-10-13 15:41
10月10日,由森特股份、国能互通、华为数字能源、临工重机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2880KW光储充一体化搭配1056度超充矿卡”示范项目,在鄂尔多斯市联创罕台川北站煤炭物流园、金运煤矿正式投入运营。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秀玲、鄂尔多斯市能源局副局长陈喜、鄂尔多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四级调研员刘彦、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副旗长张栋梁等政府部门领导,以及森特股份董事长刘爱森、国能互通董事长温琳、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副总裁宋凯、临工重机党委书记支开印等企业负责人共同出席投运仪式。
投运仪式现场,鄂尔多斯市能源局副局长陈喜指出:“随着一个个加氢站、换电站的布局,鄂尔多斯越来越多拉运煤炭的重型卡车,正脱“柴”换“氢”、脱“柴”换电,新能源驱动的煤炭运输链条日益健全。”项目正是落实鄂尔多斯“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布局的标杆实践,通过政企研协同创新,成功打造出可复制的零碳物流解决方案。
国能互通董事长温琳强调,国能互通将以“平台+生态、科技+场景”为战略指引,与各位产业生态伙伴深化合作,加速“AI+能源”模式的落地应用,推动矿区系统向“自适应、自优化”的智能化升级,助力更多传统矿山迈向绿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副总裁宋凯表示,项目的投运为矿山行业提供了一个高标准、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转型样板,标志着矿山电动化正式进入了超充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该项目通过“光伏发电+智能储能+超级快充”技术矩阵,推出2880KW液冷超充系统,实现“18分钟充800度电”,刷新全球矿卡补能速度纪录。1056度超大电池搭配光伏绿电与储能系统,构建“自发、自储、自充”绿电闭环,让矿山从“用外电”走向“造绿电”。同时,系统架构与通讯标准均为未来“无人驾驶+智慧矿山”预留接口,为实现矿山自动化、数字化运营奠定坚实基础,形成“矿山能源生态的重构”。
项目精准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创新构建“150MW光伏电站+35MWh储能系统+56套华为液冷超充主机”的能源矩阵。系统年发电量达1.95亿度,可满足每日700辆电动重卡和40台电动装载机的充电需求,矿卡补能时间压缩至18分钟以内,较传统燃油车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作为国家“公转铁”战略示范基地和战略核心枢纽,联创罕台川北站煤炭物流园年发运规模超2500万吨,辐射多个重点矿区与枢纽港口。项目创新性地将兆瓦级光伏电站与智能化换电装置深度融合,在真实物流场景中验证了智能储能系统支持毫秒级响应,平抑光伏波动,多能互补等多项技术突破。
此次投运标志着我国新能源矿卡和重卡产业实现三大跨越:首次将光储充技术深度耦合应用于重载运输场景;首创“充电+换电”双模式协同补能体系,将补能时间由数小时压缩至分钟级;建立矿区能源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
随着“AI+能源”模式的深化应用,项目将推动矿区运输系统向“自感知、自决策”的智慧集群演进,通过引领传统产业新型化,构建能源绿色新生态,推动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全球能源绿色转型贡献可复制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责任编辑: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