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9-29 14:59
郑威廉
从张北草原高耸入云的风机列阵,到新加坡腾格水库的浮体光伏,从巴基斯坦卡拉奇“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到红海之滨沙特吉达南部一眼望不到头的全球最大光伏项目,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能源丝路,正自中国不断向外延伸、跨越山海。
时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新中国电力规划设计事业及中国能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工程”)共同迎来75周年华诞。自松辽大地上奠定基石,与时代脉搏同频、与行业发展共振的中电工程,作为中国能源电力建设领域的“国家队”和“排头兵”,正在以“共商、共建、共享”为笔,清洁能源为墨,在全球能源合作版图上绘就一幅“绿色共赢”的时代画卷。
纵横经纬:织就绿色能源全球版图
在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州的戈壁深处,延绵数十公里的白色风机勾勒出中亚腹地最为磅礴的清洁能源画卷。这座由中电工程参与设计打造的中亚最大风电场,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5.9亿千瓦时,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160万吨,惠及当地百万居民。
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风电项目
“十四五”期间,像这样的大型新能源项目正在中电工程的全球版图上不断涌现。
在东南亚,蔚为壮观的12万余块太阳能光伏板在新加坡腾格水库的水面铺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称其“标志着新加坡在推动环境可持续性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在中东,由中电工程西北院等3家单位共同承建的全球最大光伏电站阿尔舒巴赫项目,建成之后每年将减少碳排放量约312万吨,成为沙特“2030愿景”的关键支撑。
新加坡腾格水库浮体光伏项目
如今,中电工程已将海外版图延伸至全球140余个国家和地区,结成覆盖“投资-规划-建设-运营”全周期的国际能源合作经纬网,并在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的过程中,以规划咨询设计优势为“一带一路”各国提供一体化大策划解决能力。
新加坡腾格水库浮体光伏项目
值得留意的是,中电工程踏遍全球的绿色足迹并非基于简单的工程复制,而是充分发挥深度适配属地需求的国别市场优势。不仅深度参与电力基础设施薄弱的越南、老挝等国电源项目建设和电力联网工程,还通过成立紫荆国际能源(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收购西班牙易安公司与盖飒公司,促进了中电工程国内企业与海外企业市场开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中国方案”在欧洲区域能源市场落地生根,推动环地中海清洁能源基地成为中国电力规划设计“走出去”的闪亮舞台。
全链深耕:技术纵深打破合作边界
伴随中电工程引领的绿色能源丝路,以加速覆盖全球之势彰显广度,其纵贯核电、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氢能乃至地热、生物质、绿色氢氨醇等多领域清洁能源的技术穿透力也在体现深度。
中电工程在新能源各技术领域的广泛涉猎,几乎达到了无所不包的多维度覆盖。风电、光伏领域,公司的足迹踏遍草原、沙漠、高山、深海各类场景;储能领域,公司的项目横跨锂电、液流、飞轮、重力、压缩空气各种路线。
技术路线多元布局并未削弱中电工程的专业深度,核心技术领域的专精突破本就是其迈向全球市场的关键基石。尤其在核电领域,中电工程的表现格外亮眼。
作为与新中国核电事业一同成长的核电领域首批参与者,中电工程参与设计建设核电工程项目占中国核电装机总量的90%以上,完成了95%以上国内投运核电机组和全部出口机组的常规岛设计。今年4月,由华东院承担常规岛设计的卡拉奇“华龙一号”十年答卷通过最终验收,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走出去”第一站圆满完成最后一个里程碑节点,实现为巴基斯坦填补近三分之一的电力缺口。
摩洛哥三期150兆瓦塔式
当然,全链深耕的价值实现最终也要落地于具体的场景条件,“因地制宜”是发挥跨领域优势解决地域性痛点的不二法门。在摩洛哥,由西北院设计完成的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塔式光热项目摩洛哥三期150兆瓦塔式光热电站,以7400面定日镜向沙漠烈日汲取能量;在南美,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一、二期项目,依托中电工程的特高压工程设计技术积淀,穿越“地球之肺”建成该国历史上所经生态环境最为多样的输电工程。
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项目
合作共兴: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方案
技术实力筑牢根基、全球版图持续拓展,中电工程的国际合作已经超越单一工程交付的传统模式,迈向以规则输出、价值共享为核心的“筑生态”阶段。
精耕海外市场40余年,中电工程早自改革开放之初便开启国际交流合作,承担援外电源、电网工程,后又以“搭船出海”的方式在东南亚国家完成多个项目。从勘察设计到投资运营,从参股合作到兼并收购,从联合运营到独立运作,中电工程国际化运营能力持续提升。
在不断拓展国际能源合作“朋友圈”的同时,中电工程将中国技术、中国方案输出海外,以规则标准“软联通”破解跨国合作,让中国标准成为全球合作的通用语言,真正为世界能源网络充电赋能。汇集200多位规划与国际业务骨干专家和一线人员,系统分析研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电力发展现状、电力政策和电价等,编制出版《海外74国电力发展研究》丛书,覆盖全球74个国家的电力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成为全球能源合作的“智力地图”,获得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广泛认可。
东盟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牵头成立中国绿色低碳国际产业联盟,与国际能源署、世行等多边机构合作创新融资模式,推动中国标准与东道国标准对接融合。牵头成立中国东盟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中欧科技创新中心,促进各国绿色技术交流与创新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和能力建设。
老挝北部能源基地项目开展“爱心启航”助学行动
模式升级的合作共兴落实到属地深耕,中电工程以“管理国际化、人员属地化、资源全球化”为原则,将ESG理念融入项目全生命周期,合作成果得以真正惠及全球民生,为共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世界能源电力贡献中国智慧。
七十五载初心如磐,万里丝路绿意盎然。从松辽大地上寥寥12人的先锋队到如今全球能源合作道路上的领军力量,中电工程的发展轨迹也是中国电力设计事业从追赶到引领的生动缩影。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这条以“绿色共赢”为内核的能源丝路,还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注入更加持久的动能。
责任编辑: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