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可持续能源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可持续能源发展国际会议召开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2-08-07 17:55

可持续能源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可持续能源发展国际会议召开


中国电力报、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冯义军

  

  “可持续能源发展不是限制能源发展的紧箍咒,而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在8月7日召开的2022可持续能源发展国际会议上表示。当前我国能源行业正孕育着革命性变革,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和低碳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培育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强能源科技发展战略布局,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8月7日上午,由中国能源学会、北京市怀柔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支持,39家单位共同承办的2022可持续能源发展国际会议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北京中建雁栖湖景酒店隆重开幕。

  2022可持续能源发展国际会议会期为8月7日-26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主任周守为院士,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郭鲁钢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能源学会会长武强,北京市怀柔区政协副主席高永革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主任周守为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陈清泉及倪维斗、金涌、郝吉明、武强等专家院士围绕“双碳战略下能源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贡献真知灼见。来自剑桥大学、名古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能源与环境方面的实验与研究机构负责人,对国际能源发展相关前沿技术和研究动态进行了介绍。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在作大会主报告《碳中和投资成本及其产业发展展望》时指出:“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一次能源消费仍处于增长趋势中,因此碳排放也仍处于增长阶段。同欧盟和日本相比,中国从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要短得多,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时间,因此要付出更加艰苦努力。因此,减排开始时间越早,减排压力越低,低碳技术应用越早,边际减排成本越低,所需的总成本越低。”

  “CCUS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最具潜力、最具实效的碳减排技术。全球碳封存潜力巨大,陆上二氧化碳封存容量约为6-42万亿吨,海底二氧化碳封存容量约为2-13万亿吨,二氧化碳在地下咸水层的封存容量占所有封存类型的98%。CCUS迎来万亿级产业风口,相关研究指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CCUS减排需求:2030年0.2~4.08亿吨,2050年6~14.5 亿吨,2060年10~18.2亿吨。CCUS技术由碳捕集、碳运输以及捕集的碳利用或者安全封存等过程构成,存在路线长、基础设施复杂等问题,项目投资巨大,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大规模推广的关键因素。”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陈掌星在作大会主报告《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现状、挑战与进展》时分析道。

  “双碳战略提出后,公众的关注点更多转向了风光类新能源,甚至有舆论宣扬要尽快退出煤电。‘运动式减碳’限制了煤炭产能,影响了煤电的发展,我们也都看到了因此产生对能源供应的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在上述会议上分析道,“基于我国一次能源‘多煤、少油、缺气’的资源禀赋,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是我国能源和电力的消费特征。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完全不具备完全退出煤电的可行性,而煤电的逐步脱碳才是应重点关注和努力的方向。现阶段,通过‘高效化实现自身减碳’和‘灵活性实现结构减碳’,是煤电的两大目标。”

  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院长罗清平,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郭鲁刚,北京市怀柔区政协副主席高永革,北京市怀柔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惠芬,北京市怀柔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任会东,中国能源学会秘书长张秀龙等领导也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韩布兴院士主持会议。  


  会议后续将有36个分论坛持续召开。400多名国内外学术精英、国内外头部企业负责人、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代表等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家企业将在线上参加大会。2022可持续能源发展国际会议定将是共享最新成果的前沿舞台、共话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共襄发展大计的能源盛会。

  2022可持续能源发展国际会议会的召开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30·60”双碳战略实际行动,让大众充分了解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及顶层设计规划,推动能源向清洁化、低碳化、零排放发展,促进零碳技术普及应用。

  同时,通过系列活动的举办,促进一批项目合作、引进一批高端智力人才,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北京怀柔经济转型创新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