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能源热点

【“能源向前 中国向上”系列评论③】16%!中国能源“大国重器”领跑世界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8-26 16:18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白宇

  当一束绿色电力从甘肃出发,跨越915公里点亮齐鲁大地的万家灯火时,这场跨越时空的能源传递,正折射出中国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的蓬勃脉动。

  8月26日,国家能源局透露,我国已建成多个“全球最大”“全球首座”工程,“十四五”能源工业投资呈阶梯式增长,年均增速超过16%,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名列前茅,成为稳增长的强力引擎。

  白鹤滩水电站勇闯水电技术“无人区”、自主研发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陆上油气开发突破深“万米大关”……“十四五”以来,以新能源发电、百万千瓦级水电、先进核电、智能电网、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为代表的“大国重器”密集涌现,不仅为中国经济稳增长、促转型提供“强引擎”“硬支撑”,更重塑着全球能源版图。

  ——“大国重器”,大在“举国体制”的工程奇迹。

  “大国重器”从不只是“大块头堆砌”,而是多领域打破壁垒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力的创新结晶。

  70多个专业领域、80多个构筑物、6万多台(套)设备、超过20万张工程设计图纸……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横空出世,绝非单个技术突破,而是5300家企业协同创新的系统胜利。

  新型举国体制是攻克全球科技前沿问题、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方向的关键法宝。“大国重器”取得的重大成就,正是国家战略引领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国家能源战略为关键技术突破指明方向,重大专项提供坚实支撑;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这种“政产学研用金”高效协同生态,让分散的力量可以攥指成拳,为核心技术突破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系统性保障。

  “‘大国重器’是重要的标志性工程,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象征,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

  ——“大国重器”,大在“从0到N”的技术创新。

  “大国重器”从不是简单的体量增加,而是尖端科技“从0到1”的不懈突破与“从1到N”的集成应用。

  从三峡工程的70万千瓦机组,到溪洛渡水电站的77万千瓦机组、向家坝水电站的80万千瓦机组,再到白鹤滩水电站的100万千瓦机组,从数字上来看是简单的加法,但背后蕴含的是科技实力不断攀升的深刻逻辑,是自我革新与不断创新的过程。

  这一过程,既需要“从0到1”的开拓性突破,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也需要“从1到N”的持续性迭代,在既有方向上不断深耕。

  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是对未知领域的再探索,是对智能控制、精密制造等各环节的深度变革;每一次数字的增加,都是对核心技术难题的再攻克,是对材料科学、工程设计等各方面的极限挑战。

  在如今全球竞争激烈的科技战场上,“大国重器”的每一次跨越,都彰显着我国自主创新的坚韧与智慧,这是对梦想的追逐,对未来的承诺。正是这份执着与坚持,铸就了“大国重器”的辉煌基石。

  ——“大国重器”,大在“链式赋能”的产业蝶变。

  “大国重器”从不是孤立的“个体崛起”,而是产业生态“从弱到强”的系统培育与“从散到聚”的有机整合。

  浩瀚无垠的库布其沙漠中,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拔地而起,不仅在漫漫黄沙中创造了绿色奇迹,更在产业协同中催生了链式效应,强力拉动了智能逆变器、先进储能设备制造以及智能运维服务等产业的蓬勃发展。

  能源重大工程体量巨大、辐射广泛,使其成为稳定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与撬动产业升级的“杠杆支点”。“十四五”以来,“大国重器”以自身为“链主”,深度激活产业链条,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共进,实现产业蝶变。

  通过全链条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强化共性技术供给,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形成“化点成珠、串珠成链”的协同效应。

  得益于全产业链条的协同发展,更依托于“两新”“两重”的战略支点,能源投资得以在复杂经济形势下保持高位增长、精准滴灌,不仅成为当前稳增长的“强心剂”,更为长远发展埋下了动能转换的种子。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

  不过应该看到的是,这些困难挑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就好比“成长中的烦恼”,是阶段性、转型中的阵痛,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战胜的。

  “未来我们需要更加充足的能源供给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系统专委会委员吴疆指出,“要把握‘十五五碳达峰的特殊历史机遇,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以科技进步带动发展,为碳中和打好基础

  放大体制优势,紧握创新钥匙,深化“两新”“两重”,面向未来,中国的“大国重器”必将继续成为能源产业的强劲引擎。

  当单机百万千瓦的机组在峡谷中喷薄出力,当戈壁光伏矩阵将阳光汇成电流的海洋,当智慧电网调度千里之外的绿色能量——这些巍然屹立的“大国重器”,正撬动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大国重器”的意义,不在其体量之巨,而在其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愿景,承载的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向往。

  责任编辑: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