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8-26 16:19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赵坤
能源稳,中国兴。
8月2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披露了“十四五”能源发展“成绩单”:“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成就斐然,14亿多人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我国成为世界能源的重要推动者。
看体量。36.7亿千瓦,这是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最新突破,相比“十三五”末增长70%。超4亿吨油当量,这是2024年我国油气行业的年终答卷,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潜力迸发。能源“两张网”建设更加完善,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大电网资源配置和调节作用充分发挥,我国已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能源自主供应的“基本盘”更加稳固。
看成色。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95%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光伏、风电稳居世界第一。“十四五”前4年我国非化石能源供应量增长近50%,占能源生产增量约50%。风电光伏充分发挥转型“主力军”作用,今年上半年,风光发电增量超过了全社会用电量增量,相当于全社会用电量新增部分都是通过“风吹、日晒”获得的。
看贡献。我们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建成了完备的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体系,优质的新能源产品惠及全球,助力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为世界能源转型作出了中国贡献。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超过全球产能一半,新型储能占全球总装机比重超过40%,均居世界领先。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能源安全是最重要的安全之一,“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回顾五年来,我国能源供应稳中有进,能源供应链展现出强大韧性——
新兴产业发展等因素带动下,我国能源需求快速增长,消费量累计增长9.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一年用能的总和。面对需求快速增长,国内能源生产加力提速,实现了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
布局建设国家级电力应急支撑体系,我国建成川渝藏、南方、华北、华东4个区域国家级电力应急基地,着力提升煤炭、油气应急保障能力,能源电力系统长期保持稳定可靠运行,全国范围内多年未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和韧性持续提升,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动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的重要性和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谁掌握了能源,谁就可能掌握发展空间、掌握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能源格局深刻调整。能源始终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能源问题始终是各国国家安全的优先领域,抓住能源就抓住了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的牛鼻子。
在“十四五”能源发展取得骄人成就的同时,我们要清醒看到,全球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不断上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演进,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深度调整。从内部来看,我国人均用能远低于发达国家,未来一个时期,我国能源消费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筑牢能源安全保障的根基,以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应对外部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做好“十五五”能源供应,要继续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扎实推进能源供应结构优化,持续提升终端电气化水平,大力提升可再生能源替代,推动能源消费增量主要由非化石能源满足。
做好“十五五”能源供应,要持续增强能源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开辟能源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特别是把握人工智能的“新引擎”作用,实现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全链条智能化,不断塑造行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做好“十五五”能源供应,要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持续完善电力市场规则,如期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让更多“塞北的风点亮湾区的灯”,用更优配置、更高水平的电力供应,促进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做好“十五五”能源供应,既要内部挖潜,实现能源供应能力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也要扩大“朋友圈”,持续擦亮“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金色名片,深化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技术合作,依托多边双边合作机制,不断扩大能源务实合作,持续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能源安全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相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能源巨轮必将劈波斩浪,扬帆再起航,驶向“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的新航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能源支撑。
责任编辑: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