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化 时间:2024-01-04 11:09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中化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中国中化公司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资委决策部署,在公司董事会和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员工攻坚克难、顶压前行,真抓实干、不懈奋进,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中化“精气神”,全力夯实公司高质量发展根基。
新年伊始
小化特为您盘点
中国中化2023年十大新闻
回顾过去一年中国中化人
担当作为、迎难而上的风采
中国中化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为世界一流综合性化工企业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2023年1月1日,公司党组印发2023年“一号文件”《中国中化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等八个方面进行全面部署,引领、服务、保障公司治理、改革、创新和发展。4月11日,中国中化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今年以来,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措施贯通起来、有机融合,确保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卓越运营是中国中化立足新发展阶段、强化精益运营管理、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的关键行动,也是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化工企业的必由之路。2023年是中国中化“卓越运营能力提升年”,公司正式发布卓越运营管理体系文件,推动构建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的运营管理模式。通过在全系统开展覆盖生产经营条线管理者及一线员工的宣贯培训、运营管理成熟度对标评估,树牢全员精益管理理念,全面提升各层级运营管理能力。2023年,公司细化落实近800条提质增效工作举措,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企业积极应对市场行情下行、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中国中化多个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和建成投产,对集聚产业上下游发展动能、增强区域综合实力、提升区域投资环境、带动区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1月,鲁西集团5000吨/年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中试项目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并实现连续运行。4月,风神轮胎巨型及特种工程子午胎年产能8万条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6月,扬农葫芦岛大型精细化工项目开工建设。7月,中化蓝天年产20万吨电解液项目在四川自贡开工建设。10月,中化国际碳三一期项目环氧树脂全产业链一体化装置全线贯通;西南院清洁能源催化材料产业化基地顺利投产。
2023年,公司印发《中国中化安全管理强化年行动方案》,要求坚持FORUS体系引领,围绕安全管理强化年主线,系统提升安全管理水平。2023年5月11日,公司党组印发《中国中化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大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部署10项立行立改行动和3项系统整改措施。公司各单位全面开展安全工作“大反思、大讨论”活动,强化从管理层到基层班组员工的安全素养和履职能力,全力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开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体中国中化人切实将安全生产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
2023年4月7日,中央第八巡视组进驻中国中化开展常规巡视。2023年9月22日,巡视组向公司党组反馈了巡视意见。公司党组高度重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综合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组织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确定整改措施,目前整改工作正稳步进行中。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中国中化,充分体现党中央对公司的重视和关心,公司将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深入推进巡视整改,力争以整改的扎实成效践行“两个维护”,向党中央交出满意答卷;着力通过巡视整改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2023年6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2022年度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结果,中国中化获评A级,实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如期高质量收官。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奋力攻坚,克服两化重组任务繁重的不利局面,推进改革三年行动实现高质量收官,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2023年9月27日,中国中化召开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部署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启动部署公司新一轮深化改革工作。新一轮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通过实施产业控制、科技创新、安全支撑、专业整合、筑基解困、治理提升、激发活力等方面改革任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
粮安天下,种为粮先。中国中化积极承担龙头企业责任,引领带动行业进步,为粮食安全筑牢种业基石。2023年,公司围绕种业“研育繁推拓促”各环节不断突破,科技创新力、产业竞争力、行业带动力不断提升,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先正达集团中国全年共有130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持续行业领先;公司再次创下我国种子企业营收历史新高,对种子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先正达集团北京创新中心、杨凌技术中心、南繁育种基地一批研发项目快速推进;以全球商业化育种体系为标准,构建本土育种测试网络,在河南新乡、吉林长春和海南三亚分别建成玉米、水稻和蔬菜育种站;建成并投用水稻种子供应链创新中心,打造优质种子稳固供应链;先正达集团中国及其创新链、产业链上下游集中入驻南繁基地,打造“南繁硅谷”产业集群,并在行业内首次发布《2023年农作物种业现代产业链发展蓝皮书》,带动种业产业链协同发展。
中国中化海外员工占员工总数40%以上,海外资产占总资产50%以上,海外营收占总营收60%,海外企业经营好、发展好、管理好、协同好,事关公司发展全局。2023年,中国中化董事长李凡荣一行赴瑞士、法国和挪威,实地调研公司旗下先正达集团、安迪苏及埃肯工厂、研发中心、企业总部,与海外员工亲切交流。2023年,中国中化进一步加快海内外企业交流协同、团队融合,多措并举提升海外企业治理效果,探索建立具有中国中化特色的境外企业治理体系。2023年,中国中化海外企业持续加码中国市场,Prometeon轮胎在重庆等城市公交系统获得应用,拓展中国增量市场;蓝星安迪苏南京工厂稳定高效运营,赋能全球液体蛋氨酸业务快速增长,并将在福建泉州新建年产能15万吨的固体蛋氨酸工厂;蓝星埃肯有机硅升级位于上海的亚太旗舰研发中心,为亚太地区提供更高效、灵活的研发和应用支持。2023年,中国中化连续第六年参加进博会,采购总额超13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旗下4家海外企业参展,销售总额超18亿美元,通过连续六年参展,与全球合作伙伴不断深化合作关系。
中国中化充分发挥业务优势,致力于促农业发展、帮农民增收、带农村增效。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在全国建成741座MAP技术服务中心,线下服务面积超3300万亩,通过单产提升等方式助力粮食增产25亿斤、服务大豆种植超70万亩;获取农产订单447万吨,打造MAP beSide产品超200款。中化农业MAP服务的农户单位产量化肥和农药用量综合减少约20%、碳排放量减少13%;中化化肥严格执行国家钾肥保供稳价政策,在钾肥大合同谈判中发挥主导作用,使我国继续保持世界钾肥“价格洼地”地位,并不断提升钾肥货源获取、储备调节和市场供应能力;中化资本全年发放惠农贷款超70亿元,服务农户超14万人次,并以慈善信托的方式支持乡村学生、乡村教师、乡村教育设施和乡村人才骨干。
另一方面,中国中化积极发挥公司在土壤治理、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方面的产业综合优势,逐步打通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产业链。中化环境在吉林省开展4.1万亩水田和3.6万亩旱田盐碱地治理工作,完成改良修复后将年增产2500万斤以上水稻和2700万斤以上玉米;先正达集团中国联合攻关发现作物主效耐碱调控基因AT1,取得耐盐碱地作物开发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先正达集团中国在西北内陆盐碱地、滨海盐碱地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筛选出一批盐碱地农作物品种和高效种植技术方案;沈阳院协同先正达集团中国在宁夏大武口开展针对内陆苏打盐碱地、河套地区次生盐渍化耕地的土壤改良,取得明显成效。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中化高质量发展的唯一选择和头等大事。过去一年,中国中化全体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求突破、锐意进取谋创新,以科技创新塑造企业发展新动能,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新作为。2023年12月21日,中国中化召开2023年科技大会。大会颁发2023年度中国中化科学技术奖,共授予技术发明奖10项、科技进步奖25项、专利奖28项,并为中国中化化工过程技术研究院、中国中化化工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中国中化氟化工研究院、中国中化有机硅研究院等四家研究院颁发启动建设任务书。
2023,我们栉风沐雨,攻坚克难
2024,我们坚定信心,接续奋斗
让我们继续践行新时代中国中化“精气神”
锚定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目标
奋力完成各项任务
履行央企担当作为
书写中国中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高慧君
校对:张栋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