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0-12-31 17:31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贞 报道 在内蒙古大草原西北地区,风车和蓝天白云、一望无尽的草海以及成群的牛羊,再加上骁勇的马背民族,汇聚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借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风力,龙源电力内蒙古公司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集团公司 “改革攻坚年”部署,以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面,蹄疾步稳,全面深入改革创新,激发企业内生活力。
截至12月29日,该公司年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2.84%,利用小时同比增长60小时,利润同比增长29.16%,发电量、利用小时、利润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年度综合考核龙源电力第一,首次获评自治区文明单位荣誉称号,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正是该公司推行改革创新最好的见证。
分析形势 改革势在必行
老企业面临新挑战,在挑战中把握机遇。该公司作为龙源电力起步较早、发展速度快的公司,由于限电消纳等原因,从2015年起无新投产项目,规模、质量、效益亟需增长,面临很大的发展压力。部分设备运行年限超10年,老旧机组技术落后、频繁故障等集中性问题日益凸显,设备治理和安全管理难度大,需要加大设备治理和技改,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设备发电能力。
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稳定的安全生产经营局面,需要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发展意识、激发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作为根本保障。
为从根本上解决员工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问题,2019年8月以来,该公司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当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2020年初,该公司深刻剖析了新形势下公司面临的危机,尤其在劳动人事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求上下务必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务必树牢危机意识,务必坚定发展信心,锐意改革,实干担当,持之以恒构建本质安全企业,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实施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活力和内生动力。
深化改革 在危机中育先机
要想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
干部不是终身制,彻底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思想观念。
优化考评方式,合理设置指标权重,对职能部门、风电场中层干部分别进行考评。对考核打分进行强制分档,适当拉开差距,抓两头,促中间,进一步加强中层干部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实施场长负责制,明确场长权利责任清单。设置中层管理人员聘任任期制,并建立定期交流轮岗机制。
激励员工干事创业激情,企业岗位管理至关重要。
改革岗级管理制度,在公司整体岗级上升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优先对优秀低岗人员提岗,加快优秀低岗人员进步晋升;对于技术技能竞赛获奖人员、匠星班学员等,优先提岗提拔,突出技术创新、技能培训对公司生产的推动引领作用。对于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或考核排在末位的员工、不服从公司管理等视情况给予降岗、降薪、待岗处理,真正实现岗位能升能降。聚焦安全生产主责主业,建立基于工作日志的安全员的管理制度,实施末位淘汰。
以体现“多劳多得”和“高风险、高收益”的绩效分配导向。
在薪酬分配中强化岗位责任落实,以绩效考核为核心,形成个人收入与工作岗位、工作绩效、实际出勤密切挂钩的薪酬分配体系,不断提高绩效形式获得收入占比。建立绩效奖励与装机规模、管理难度、风险大小相匹配的薪酬分配体系,彻底打破大场小场薪酬一样,干与不干薪酬一样,干多干少薪酬一样,干好干坏薪酬一样的分配形式,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鼓励职工“走出去,请进来”,支持员工积极参加系统内外培训、支援、调研、观展等活动,不断激发员工潜能,提升员工能力。邀请龙源电力首席师开展“名师讲堂”,邀请阳光电源等为职工普及光伏知识等。组织开展首期“工匠训练营”,将人员培训与设备治理深度融合,打造一支技术扎实、爱岗敬业的高素质运检队伍。
牢固树立以员工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在情感上贴近员工,在舆论宣传上引导员工,在发展愿景上凝聚员工,在能力素质上培养员工,在选人用人上激励员工,在福利改善上惠及员工。
公司面向全体职工征集到366项高质量发展意见和建议,并形成116项落实措施,目前基本落实。持续做好员工幸福指数提升行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投运本部食堂、伙食标准增加66%,购置学习图书、更新办公用品与生产检修车辆、开通一线通勤车、风电场蔬菜大棚、现场煤气灶改电等一项项职工关心关切的惠民措施相继落实。
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为一线减负,提高公司整体运行效率。创新实施月度集中会议管理,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每月固定1-2天集中召开各类会议,让工作落实更有时间保障,让工作安排更加自主合理。精简办公OA发文,减少不必要的公文流转,2020年1-9月公司办公OA发文率同比降低38%,公司运转效率显著提高。
激发活力 于变局中开新局
坚决打破分配“大锅饭”,倡导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充分发挥收入分配杠杆作用。
川井风电场主运检员吴成德在处理疑难故障中有自己独到的思路,能快速拿出解决方案,恢复机组运行。
一件件小发明,一个个废旧备件在他的改造下实现了最大价值,公司首次集中绩效奖励中予以重点倾斜,奖励高于同等岗位平均值35%。像他这样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3个先进集体、4个先进个人和4件典型事迹,都进行重点倾斜奖励。不同风电场人均水平最高差距38%,同风电场同岗位最高差距35%。
“高贡献者高回报”,这也是公司贯彻落实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的有力体现。充分建立出勤与绩效密切挂钩的薪酬分配体系,除法定年休假外,其余假期请假天数与绩效工资密切挂钩,在劳动用工改革的引领下,职工请假同比减少168人次,请假天数同比减少55%。
公司部分小场职工迫切希望到川井、赛乌素等几个“老旧”大场进行锻炼。三项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风电场管理人员勇挑重担,担当作为。
“我的干事创业激情被点燃了”,川井风电场运检员杨航如是说,作为一名有9年工作经历的“老员工”,也是公司首期“工匠训练营”的一名学员。他从参训第一次摸底考试排名靠后到第二次摸底考试大幅度进步到前三名;他从不重视个人发展提升到积极努力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积极参与工匠训练营日常管理。
他是公司改革创新的重点关注人物,他从过去的“安逸”到现在勇于拼搏追梦,积极参加培训,宣传培训。他是公司广大员工在此次改革创新中思想意识、精神面貌、技术技能全面进步的一个缩影。
“公司10月绩效考核得分117分,稳居龙源电力第一名。最高得分123分,1-11月累计得分高于龙源电力平均绩效得分11%。”每月人力资源部在公司微信群中汇报绩效排名情况的时候,都获得全体职工的满屏点赞。
在改革创新的引领推动下,公司打破“等靠”“安逸”状态,各板块协同发力捷报频传。公司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绩效得分连续高居龙源电力第一,1-10月份安全生产、经营管理、项目发展、党建工作各各方面工作呈现良好局势。
公司改革得到了推进,企业内部活力满满,改革红利正在进一步凸显。全面深化改革的历程中,我们有汗水结晶,用泪水浇灌,更有获得的喜悦、丰收的笑靥,更多的是满满地感恩,在改革的道路中我们一同奋楫扬帆谋新篇。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